社交

2歲半童社交力只有5個月大 疫情阻成長 2招趕回成長進度

育兒

廣告

疫情影響大,衞生問題令不少家長擔憂,結果苦了孩子。苦之處是家長逼不得已減少子女探索觸感和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回想數月前,孩子還是困獸鬥,縱使復課仍然有一塊塊隔板隔開,與人接觸之機會可謂極低。最後,因幼童很難以觸感探索世界,與人交流,往往追不上成長進程。有見及此,今回親子專家Ms Wincy便分享2招,助家長在家趕上進程,教出敢講敢表達的孩子。
社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7成家長擔心孩子「多手」 收起對手不捉摸最穩陣

早前滴露公佈全港首項「幼兒觸感調查」,對象是300名2至5歲香港幼兒之家長。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家長曾因衞生問題而避免幼兒觸摸其他人或事物。當中78% 受訪家長不讓孩子接觸公共物品如扶手、升降機按鈕、門把手、欄杆等,亦有74%不欲孩子接觸陌生人,還有69%阻止孩子觸摸街上物品如超級市場或其他商店內的貨品,更有過半家長不想孩子使用遊樂設施,甚至近半家長連戶外或野生動植物都拒絕讓孩子接觸。結果可以說是要孩子收起雙手。此外,七成受訪家長回家時亦曾因未進行消毒,而避免觸摸或擁抱家中 2 至 5 歲的幼兒。

社交 親子專家Miss Wincy
親子專家及語語治療師Ms Wincy(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親子專家坦言影響大

結果,頗讓人擔憂。親子專家Ms Wincy坦言,小朋友少了機會接觸外間事物,特別是一些公共環境,如扶手、𨋢門、按鈕或超級市場內的物品,是有礙孩子發展。根據多感官(multisensory)學習內容,包括讓幼兒觸摸不同類別及質感的物件,可有效提升幼兒的學習成效。七成受訪家長表示子女熱愛觸碰身邊所有物品,但當他們發現子女觸摸看似不衞生的物件或人士時,超過六成家長會採取即時行動,包括立即喝止幼兒、以及即時消毒幼兒雙手。家長的即時反應恐抑壓幼兒探索觸感的慾望,無形中增加他們的壓力,甚至有可能令幼兒誤會與外界接觸並非正確。缺乏社交觸碰(lack of interpersonal touch)對幼兒的社交及大腦認知發展都有所影響。近七成受訪家長擔憂幼兒因減少接觸外界而窒礙其成長,他們觀察到疫情中幼兒在性格及心理發展、語言發展、人際溝通技巧、以至學習能力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正如,你跟孩子講蘋果和橙,但他們都沒有摸過這東西;你跟孩子說有遊樂場,有𨋢制,可以怎樣做,但孩子真的沒有實際接觸過。結果在認知方面或社交方面出現遲緩。孩子少了機會去接觸親人,更會令他們更細膽,不單只在社交,可能心理或語言發展受阻。

社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日常捉摸有助刺激感官 阻止令孩子變得冷淡

Ms Wincy續提出,日常生活裏的觸感刺激,例如很平常地孩子去公園玩,他們透過攀爬、上落樓梯、摸摸不同觸感的事物都可以為他們帶來刺激,令大腦有一個正常的發展。只可惜,家長因衛生問題,阻止了孩子觸摸,然而年紀輕輕的小朋友根本不明白那些東西可以做,那些東西是不可以做的,結果建立了一個錯誤信息,總之與人接觸就不可以做,久而久之一見到人就直行直過。

社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歲半男童社交能力只如5個月大BB

Miss Wincy分享一個個案,正值疫情嚴峻時出生的孩子,現在已經2歲半,然而社交能力只如5個月大BB。他在社交的範疇裏的溝通和互動技能發展慢,未能見到人會揮手打招呼,或遇到問題時未能用動作求助,甚至當看到人就驚得躲起來,想哭。

社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招助孩子追上成長進度

1.正觀念

家長可以給予一個正確點的觀念他們,其實隨疫情慢慢緩和,讓孩子與人互動是無問題的。接觸前只需要做好消毒,其實都可以去擁抱,做一些正常社交活動。現在復課了,在學校裏孩子也會跟小朋友接觸的,同樣地可以消毒後,一起玩黑白配或猜包剪揼,有少少手部接觸、互動,其實都是沒問題的。緊記,因為小朋友要跟人互動,是需要透過肢體、眼神或語言來建立關係的。試想想如果他連這些都不做,在學校裏也是很難建立關係。

2.家長勿過分緊張

另外,就是爸媽自己,爸爸媽媽自己都不要過分緊張,有時自己不小心呼喝了孩子或者責罵了他們。這些會讓孩子覺得摸東西、接觸人是很危險的,他們就因害怕而躲起來。Miss Wincy語重心長地表示:「爸爸媽媽都要有一個意識就是只要有足夠的保護,包括戴了口罩、消了毒,其實都是可以有一個正常的接觸。」

調查報告來源:

滴露香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受訪者授權圖片、Sunday Kiss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