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醫生 與兒童行為治療師 教仔7件事

育兒

廣告

英文諺語”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穿上對方鞋子的意思是站在別人立場看事。兒童行為治療師葉偉麟(James)與精神科專科 醫生 梁婉珊(Sandy)兩夫婦均知道,孩子的鞋 子很細小,爸媽能穿上鞋子的方法是把自我縮小。現今父母不易做,在育兒理論滿天飛中,面對實況時,許多父母不知如何是好,他們去年將自訂湊女經出書--《父母一句話,啟動孩子解難力》,跟眾父母摸着石頭過河,學做個好爸媽。

 

撰文:Esther Ngan
編輯:Fiona Fong
攝影:黃大立(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沒有一開始就有人懂得怎去做父母,每一對父母都想把孩子教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但有時方法用錯了卻不自知。James和Sandy的女兒Natalie現在2歲,二人對於小朋友教養理念是一致的,皆認為 建立小朋友自信、EQ等內在素質非常重要,而條件是父母需要透過解讀孩子的情緒,順應孩子腦部發展來培養之。去年Sunday Kiss記者跟他們做了訪問,小編把訪問內容歸納為7要點,讓大家一起學做個好爸媽。

1. 勞氣教仔永遠出事

孩子扭計發脾氣,家長千萬不要打鬧嚇。James表示,須知道人類大腦的杏仁核像防衞系統,遇到危險時會發出訊息, 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能力,孩子害怕、肚餓、不滿足而哭鬧,大多數是杏仁核發作!跟人的天性硬碰硬,不會有好下場。當小朋友發脾氣時,家長第一步察覺自我情緒,記得生氣時不是教仔好時機;第二步確認孩子背後的情緒,例如說出媽媽感受到你好唔開心;之後聆聽及接受心聲;最後反射情 緒、思想、行為和動機,有同理心去代入孩子角色中,另加無限愛和無限包容。James分享,當見到女兒搗蛋,察覺自己原來好嬲時,他會跟太太說:「老婆,我依家好嬲,要搵一個唔嬲嘅人對囡囡,我要時間冷靜。我知道勞 氣教仔永遠都會出事,對小朋友有個深遠負面影響。」把事情交給太太處理,自己去冷靜一下。

2. 不要看小負面說話影響力

「你想點?硬係同我作對?」、「點解你唔似人哋咁叻?」、「立即收聲唔好喊!三!二!一!」、「咁蠢!咁簡單都 錯!」、「你一定係天才,聽日考試都唔溫書。」、「你成績咁差,大個乞食啦!」以上指摘反問、比較、威脅、侮辱、冷嘲熱諷和預言句句入肉,一下子就足以破 壞關係,切記慎思慎言。

3. 找出問題的根源

Jame認為,找出小朋友闕題的根源很重要。「好多時小朋友唔返學只是問題表徵,問題根源就要搵佢出嚟,可能係千絲萬縷原因,可能俾人蝦、 跟同學老師相處不來、不適應學校教學模式、學業遇困難等等,又要了解整個家庭環境、是否有細佬妹出世、父母之間的關係……之後,醫生就要留意小朋友係咪過 度活躍、自閉、讀寫障礙等等。」

4. 將小朋友的情緒、行為反映俾佢睇

James認為象徵遊戲治療方式好適合小朋友。「例如有三歲小朋友好憎爸爸,佢拎住鱷魚公仔問佢係咪壞人,拎住壞人 去沙盆埋咗佢,一路講我唔鍾意你、我唔照顧你,其實佢將爸爸成日同佢講嘅說話講出嚟。在安全環境下,重新將小朋友情緒釋放出嚟,我會包容佢嘅情緒,然後好 似一塊鏡,將佢情緒、思想、動機、行為反映俾佢睇,因為佢要識得控制自己、做番啱嘅行為,第一步要自覺。」

5. 培養自信心

現時很多小朋友缺乏自信,早早承受學業壓力,「有氣無碇抖」似的。James分享:「有個小一女生一個星期上足七日興 趣班,嚟呢度唔會亂掂嘢,好拘謹,有一日我囡囡嚟到周圍搞,女生媽咪問點解我個女咁好奇,跟佢個女好唔同。其實係媽咪一直唔俾阿女做,阿女就一直縮、無自 信唔enjoy,之後更唔願返學。」

6. 咩都試,多讚賞

唔可以咩都唔俾小朋友試試,另外要多讚賞。例如佢幫狗仔抹身, 讚佢Good Girl!又或好簡單講「你幫狗抹身,好叻喎!」,藉此培養小朋友自信心。

7. 唔主張太細個學好多嘢

James同Sandy唔主張太細個學好多嘢,會上兩歲班、學興趣班,但唔會係珠心算這類。芬蘭教育六歲前唔俾學寫字,但全球出得最多學者、科學家、諾貝爾獎就出自芬蘭, 點解呢?就係細個無催谷。James說:「囡囡好快識行,行得好穩,會安排郁身郁勢放電活動俾佢;音樂也可以試一樣,對發展好。學術唔愁,依家上網咩都有,最重 要是learning to learn。有自信、獨立、有學習能力,去到邊都唔驚,呢啲係內在素質。」

關鍵詞
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