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爸媽與老師 與孩子回歸初心

育兒

廣告

功課奴、學習壓力、焦慮、TSA等等在鄉師自然學校找不到。屯門挨近山邊一座兩層高的校舍,全校八十多位學生總是掛着一幅笑臉,有的學生赤腳跑,有的拿起掃帚整理枯葉,有的研究桌下的昆蟲。此校是海星及白鷺有份打造的,他們深信教育應該是自由的、自主的。對於養育兩女兒,他們一樣堅持這種理念,過簡樸的綠色生活,不被世俗主流影響,望孩子保持童心與笑臉。

葉頌昇(海星)
創辦鄉師自然學校成員之一,曾擔任自校校長,現時擔任課程發展主任,籌備中學。
蔡珊茹(白鷺)
海星的太太,育有兩女兒;自校創校成員之一,擔任英語老師。

大自然是老師

葉頌昇一家四口皆擁有大自然的名字,爸爸是「海星」,媽媽是「白鷺」,九歲女兒是「雪花」,五歲半小女是「小蝴蝶」。在大自然世界,物種多樣性,各司其職,沒有高低之分,提醒你我每個人也有不一樣的特質,現實亦應朝向大同世界出發。海星與白鷺皆是教育工作者,養育子女與教育學生如出一轍,同樣希望孩子展示天生我材必有用。早在十多年前,他們已跟志同道合者籌劃創立自然學校,於2007年創辦了「鄉師自然學校」(下稱自校)。

「每個人特質不一樣,如同自然生態,不可能人人都訓練成霍金,成績分數不代表甚麼,默書考試差不等於死蠢。」海星認為小朋友有自由選擇學與不學,想學甚麼,想和甚麼人學等;遊戲是學習的根本。自校學生跟主流本港學生不一。「看過《荷蘭小孩十二歲前要做的五十件戶外玩事》圖畫,大多數是簡單而原始的遊戲,而這些都是自校學生經常做的事,例如赤腳到處走,在秘密通道玩躲貓貓。在戶外活動時,不單有擲小石的孩子,還有丟牛糞的人。當然,每年一度的野營活動,生火煮食、搭建帳幕、尋寶更是好玩事!」自校學生上學是快樂。

女兒不上幼稚園

海星與白鷺是另類老師,也是小眾家長,有自己一套教育理念。白鷺表示女兒不曾上幼稚園,小朋友自然而為學習就行,不用急於起跑。「在養育孩子上,跟教學理念是一樣,回歸簡單、自然、按孩子本性發展、不追主流。兩女兒從小每天跟我們到學校去,跟小朋友玩耍。今年,我向學校請假一年,有多個計劃,可當作進修或自我增值的一年,例如多跟女兒行山、推廣說故書、分享在家產子經歷等等,同時,希望多陪伴女兒。」白鷺支持在家學習,不過,以孩子的取向為先。雪花是自校學生,開學九月請假,留在家跟媽媽整pancake、踏單車、寫書法、看書、做小手工、彈琴等等「學習」,然而,女兒主動跟媽媽說想上學,十月開始校園生活。小女則喜歡待在家跟媽媽在一起。

母女一起學習渡時光

白鷺跟小蝴蝶開始「在家教育」。「我沒有設立時間表,我做自己喜歡的事,女兒有興趣就自然一起做,像我在練書法字,她在旁臨摹;我下午到灣仔學陶藝,她一起學習。像今天天氣不佳,不能踏單車,女兒想做運動,就在屋內跳繩。屋外有小農地,女兒幫忙打理澆花、摘辣椒等等。我們經常一起煮食,小蝴蝶已會切菜、洗碗,她也做家務,主動將衣架及夾子分門別類。」日常生活處處是學習機會。訪問當天是星期一,海星休假,大女兒上學去,家中留待爸媽及小女,三人待在看見園林山色的家中,聽着嘩啦啦打下屋簷的雨聲,一起看書、玩紙牌,沒有特別「課程」,享受簡單而快活的時光。白鷺深明孩子長得快,父母應把握時光陪伴孩子成長與學習。

享受親子「悅」讀

家中處處是書海,海星一家最常做的親子活動是閱讀。培養兩女兒的閱讀興趣不是短視地求分數、學生字,而是望女兒喜歡閱讀,因為閱讀就是自主自學。擔任英語老師的白鷺曾經希望兩女兒平衡閱讀中英文故事書。「女兒小時候,有讓她們看Oxford Reading Tree,不過,她們對英文書的熱情不大,偏好閱讀中文書,尤其是關於食物、動物主題的繪本。我跟海星很喜歡宮崎駿,也會跟她們讀《崖上的波兒》等等,一本書重複聽不厭,可以聽足一百次。」怕生的小蝴蝶慢慢跟筆者混熟了,她開心地展示《野貓軍團烤麵包》,一起數着喜歡的蘋果包、雞仔包、香蕉包等等,閱讀就是要悅讀!現刻,白鷺沒有要孩子學英語,她回想小時候學英語都是長大自學,由小學、中學慢慢學起來。為何現今的孩子非得幾歲人仔就要學多國語言?對女兒與自校學生都抱有同一教育理念,教知識之外,最重要是心靈的栽培。

不求分數與名次

自校學生並非是無王管的野孩子,他們也有功課和考試,中國語文、英文、數學、音樂和視藝科之外,更設有專題課和遊戲課。海星分享學生每年做一次「另類功課」,導師指導學生一起完成之。「早幾年有學生提出『電波少年』用三日兩夜,不帶金錢由位於屯門的學校到機場,食住交通須自行解決,曾在遊樂場過夜、問小店取麵包皮充饑;亦有學生目標是走畢麥理浩徑。」教育不限於書本,走到自然、生活都有學習的機會,從中學習創意、解難、變通、耐性等等這些學習的基本能力。
再看,自校學生的成績單上沒有列出名次,只有A至E級等第,並有「生活與學習生活評量」,例如大女兒雪花在生活管理能力方面很優秀,「用過的東西,能夠隨手收拾」、「擔任值日生時能主動完成及辦妥所有工作」、「能與同學融洽相處、互相尊重」等方面都達「1很好」。而導師亦會就「好奇心」、「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去評級,最特別之處是學生填寫自我檢視表。

籌劃自然中學

海星由校長之位退下來,另有任務,轉而籌劃中學部,早前就到台灣的另類中學全人中學交流。「在自校工作真好,因為工作滿七年,可以申請一年休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於是,我決定期間到台灣看看另類中學的發展,因為自校要籌備中學,希望自校的小學畢業生,能升讀理念一致的中學。」白鷺直言自校學生都有股特質,大多數都是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聰明、敏捷及思辨,像兩女兒都充滿好奇心。學校已有數屆畢業生,學生回到主流中學沒有不適應,成績更大多在中上,因為他們的學習能力強。然而,想讓香港小朋友及家長有更多中學選擇,海星積極研究課程發展,現時星期六回校籌備為青少年而設的「自然樂園」,望助日後成立自然中學。或許,兩女兒長大時,可入讀「自然中學」。如果沒有自校存在,海星與白鷺大抵會一心一意讓女兒在家教育。

後記:小眾主流百家爭鳴

近日,有關學童壓力愈論愈熱,學校為應付TSA,迫學生操練,令家長與學生抖不過氣,要發聲了,同步有家長有興趣了解自校。確實,自然學校成立八年,愈來愈受家長認同與關注,據知有部分抵受不住名校壓力的學生轉校到此,尋回真正的「愉快學習」。回看,實情是社會風氣致此,大眾認同好學生要入讀所謂的「好學校」,而這些學校定義出色的準則就是分數。其實,鹹魚白菜各有所好,名校當然有捧場客,然而,一些家長可以勇敢多點,為孩子發聲,甚至選擇可以施展所長之地,從而鼓勵更多像海星與白鷺的教育工作者實踐理念,甚至可以讓自校這類小眾教育場地,在主流中冒出來。

●撰文:Esther Ngan
●攝影:Paul Choi(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如欲率先接收資訊,請讚好我們的FB專頁並於「已讚好/Liked」選單設定「搶先看/See First」,多謝支持!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