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娟

劉美娟 兒子 選擇性不語症未康復 在校受欺凌

育兒

廣告

兒童也會有焦慮,較常聽到的是「社交焦慮症」及「分離焦慮症」,而早前 劉美娟 表示一對子女均有「選擇性不語症」,許多人不太確信,因為聞所未聞,以為只是小朋友個性內向,其實,它也是焦慮的一種。 劉美娟 分享子女的經歷,望各位家長多了解,並讓大眾正視之。
撰文:Esther Ngan
相片:Thinkstock、新傳媒資料室

 

兒子在學校被欺凌

劉美娟 及張崇德的兒子日希現時9歲、女兒日晴8歲,他倆有選擇性不語症。日晴已病癒,但日希的病情卻未有好轉。張崇德表示,兒子的學習沒有問題,但就不說話,被人「蝦」又不懂反駁,因此曾被欺凌,現在與學校加緊溝通。

 

小朋友有「選擇性不語症」,大多數會在某些社交情景,例如學校、社交聚會不說話,但是在他們認為安全及自在的情況下,通常在家中,卻能正常地用語言跟別人溝通。 劉美娟 分享:「孩子年幼時,不會覺得他們有問題,覺得怕羞、斯文、不太多話而已,尤其IQ 高的兒子屬於細仔入學,比同學細一年,覺得他年紀小未識得跟同學social,加上他屬於愛動腦、文靜,愛看書、寫字讀書多於四處跑跑跳跳,而在家中他倆會說話,故此沒有為意。女兒上幼稚園時開始覺得有不同,她明明有語言天分,兩歲時入錄音室唱中英國語兒歌也行,咬字發音非常清晰,可是,上學時就不說話。我駕車送她回校時,明明在車上跟哥哥說很多話,但在校門,她會身體僵硬像很緊張,握緊拳頭,示意她跟老師Say Hello,不懂反應,面谷到紅卜卜,試過說這是沒禮貌的表現,她在流淚。」當時, 劉美娟 跟丈夫與許多人一樣未聽過「選擇性不語症」,完全沒相關的認知,老師也不懂應對,感到不知所措。

 

誤解遭成委屈

孩子在校及在人前不說話,被同學以為他們是啞巴,又或以為是在 鬧脾氣 。作為父母亦被誤解管教不好子女,有苦自己知。「小學階段,孩子不能不說話去應對教育制度,有Oral、Presentation,尤其分小組學習,或會埋怨兒子不說話,同學對他有誤會,兒子不說話去解釋,就會出現欺負他的情況,影響社交及學習表現。學校察覺到兒子狀況,之後安排到中大做評估,發現他屬資優。」張崇德上美國網查找並訂購有關「SelectiveMutism 」書籍,發現孩子與書中所指徵狀脗合,亦在港找心理學教授,可是發現香港未有很多選擇性不語症的資料。 劉美娟 更感很多人不理解他們,承受着壓力。她說:「早期,孩子不跟人打招呼,親戚說這是父母縱壞所致,說我們故意說孩子特別,過於遷就他們。我曾經灰心孩子小小事也做不到,因而大聲嚴厲地責罵孩子,後來,我反思並跟小朋友說媽媽錯怪了他們。」

耐心陪着孩子

「知道他們不是不想去做,只是有心無力,我現時會問兒子『你今天有沒有說話?』,他會扭頭表示沒有說話。接着我問『那你想不想說話?』,他點頭表示想,就會知道孩子在努力。」女兒四年前轉校後,首天上課已說不停,現已沒事,而現時兒子仍然有選擇性不語症。 劉美娟 表示一家人跟孩子努力及經歷,知道每個小朋友都很特別,希望父母及周遭人包括老師,學習認識及接納這些孩子。「小朋友有進步,即使在校不說話,而是用手勢揮手表達,我跟丈夫見到都會很開心,別人是不能理解我們何以那麼開心。我們一家人有宗教信仰,每晚都會祈禱,讓兒子明白不緊要的,一家人加油。最近,知道有位研究Selective Mutism 外國專家來港,現正聯絡他,希望找他跟進兒子情況。」若果孩子有焦慮問題,劉美娟希望父母陪着孩子面對。

拆解兒童焦慮

兒童有機會出現「社交焦慮症」、「分離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特殊恐懼症」及「選擇性不語症」等焦慮問題。焦慮是常見的情緒,不過,當焦慮變得過度及不合理,而且影響了學業、工作、社交或日常生活,就可能成了「焦慮症」。教育心理學家鄧澔明博士(圓圖)說:「成人及兒童都有機會出現『選擇性不語症』,有機會是內在性格使然,亦會關乎外在情況影響心理。選擇性不語症患者或會用姿勢、點頭、拉拉扯扯、以單音節或短句來溝通,甚至完全對某些人不說話。有家長難以分辨孩子沉靜寡言是否有此問題,其實可視乎頻密狀況,一般評估是有關狀況連續出現四星期或以上,如果一次半次偶然不說話則毋須擔心。」

勿忽視影響

鄧澔明博士建議家長留意孩子是否在某特定場景才不說話。「有些5、6歲兒童在升上小學時,會因突如其來大轉變缺乏安全感而焦慮。如果上學個多星期亦未適應,家長需要留意孩子狀況。最明顯可留意孩子是否受言語因素影響, 例如曾因為咬字不清、口吃、發音不正而遭同學取笑,有機會致在校不說話。此外,家長可為孩子多製造舒適及安全的社交環境,例如孩子在兄姊面前能暢所欲言,如兄姊同校,可以跟弟妹與同學玩。」他提醒家長勿誤解或忽視這些孩子, 因長遠對成長、學習、社交或將來工作皆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