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官立小學 簡體字

沙田官立小學測考准用簡體字 不滿家長公開披露簡體字措施內情始末

熱話

廣告

沙田官小 簡體字 繁體字|沙田官立小學本周一發出特別通告,宣布容許小二至小六學生在測考中使用簡體字作答,消息一出即引起本地家長強烈關注,擔心此舉對習慣繁體字的學生不公平,亦可能令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字體混淆。教育局的回應態度更成為討論焦點。此外,有不滿政策的家長於電台上披露簡體字措施的內情始末。

沙田官立小學發發通告:測考准用簡體字

根據沙田官立小學在本周一發通告,宣布容許小二至小六學生在測考中使用簡體字作答。校方表示此項安排主要是為了照顧內地背景或習慣使用簡體字的學生,讓他們在測考中有更友善的評核環境。校方同時聲稱,此舉亦有助本地學生認識兩種不同的中文書寫體系,擴闊學習視野。通告強調評分重點將放在內容、結構、語言運用及邏輯思維上,而非單純的字形標準,因此學生若使用簡體字作答將不會被扣分。

教育局2016年指出:中學階段才需酌量認讀簡化字

教育局回應查詢時表示,政府的教學語言政策並無改變,是否容許學生在測考中使用簡化字需視乎個別學校的教學實況而定。局方強調不論學生來自甚麼背景,都同樣需要學習繁體字,「以便溝通傳意,融入香港社會」。然而翻查資料發現,教育局早在2016年曾明確指出「簡化字的認讀,絕不能過早開始,尤其小學階段」,並警告若學生同時學習繁簡二體容易混淆字形,建議中學階段才按需要「酌量認讀簡化字」。

沙田官立小學強調「無意圖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

有傳媒向沙田官立小學查詢相關安排是否違背教育局過往建議,以及校內現時有多少名內地學生等問題,校方並未作出正面回應。校方僅重申主要考慮學生福祉,並強調「並無意圖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通告同時表明繁體字仍然是香港教育體系的主流書寫標準,該校課程亦會繼續以繁體字為主,鼓勵家長引導子女以繁體字作為主要學習及書寫對象。校方又補充,如果學生已經掌握繁體字,毋須刻意轉用簡體字。

本地家長憂慮教育公平性

消息傳出後,不少本地家長表達憂慮,擔心此項安排會對一直學習繁體字的本地學生造成不公平待遇。有家長指出,如果簡體字和繁體字在測考中獲得同等對待,可能會令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混淆,影響中文基礎的建立。部分家長更質疑,為何要在小學階段引入簡體字選項,認為此舉與教育局過往的指引存在明顯矛盾,要求校方和教育局提供更清晰的解釋和指引。

沙田官立小學家長公開爆內情

有關學校近日突推以簡體字作答的新測驗政策,引起多名家長不滿。有家長致電商台節目上反映,該校本周一以電子通告方式宣布新安排,並於今日直接執行測驗,質疑校方是否充分徵詢家長意見,以及整個程序透明度不足。家長曾小姐表示,學校所謂「已得到大部分家長共識」,只是「簽張通告」,質疑校方故意繞過家長意見。

家長質疑通告有意避開家長意見

家長指出,校方最近的溝通僅限於電子通告「知會」家長,且未設「反對」選項,讓人感覺校方意圖避開家長意見。他們強調傳統紙本通告通常能讓家長提出意見,而本次則只以「知悉並配合」的方式,家長只能「剔格仔」,缺乏表述反對立場的空間。加上家長日並無提及新安排,家長質疑校方是否刻意忽略家長群體的意願,更曾向教育局查詢管理程序是否合規,卻只獲得「不理想」的回應。

家長揭校方急速推行新措施內情

曾小姐在家長群組及校內消息核實指出,此次措施始於十多名插班生錯字問題嚴重。他們在測驗前評估中,部分學生如嚴格扣分,試卷幾乎全軍覆沒,「錯字錯得好犀利,如果扣佢哋錯字分,會成份卷零分」,故此校方才急速圖推行簡體字政策,並聲稱要「包容內地生」。然而家長質疑,這種包容其實是在犧牲原有繁體字學生的利益,包括學業成績。

筆劃差異影響公平競爭

家長指出,校方引用考評局TSA標準作解釋並不恰當。TSA成績不計入個人分數,但校內測驗卻直接影響學生學業成績,令所有學生處於競爭狀態。簡體字筆劃較少令答題速度明顯較快,本地繁體字學生則面臨減少答卷時間的不公平,而校方未有為繁體字生安排額外作答時間,引發公平爭論。家長建議,若真擔心插班生錯字扣至零分,校方應設立扣分上限,若答案意思正確、錯字扣到一定分數後便不再扣分,確保所有學生利益平衡。

沙田官立小學 簡體字 沙田官立小學向家長發出電子通告。(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沙田官立小學向家長發出電子通告。(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沙田官立小學 簡體字 沙田官立小學(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沙田官立小學(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