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氮

分子雪糕凍傷5歲女童 -196℃液態氮致皮膚留疤

熱話

廣告

分子雪糕在社會十分流行。因為每當吃了分子雪糕,嘴巴和鼻孔就會吐出液態氮,瀰漫白煙,既可消暑,又可selfie。最近,內地人亦追棒冒煙雪糕。在廣西柳州,黃女士和女兒到窯埠古鎮的攤販購買這該液態氮雪糕。食用的時候,女兒被分子雪糕凍傷,其腹部因而留有2條紅疤。有本地大學專家指出,由於液態氮的溫度一般低於-196℃,尤其幼童皮膚嫩薄,稍為食用不慎,容易出現凍傷的情況。有香港皮膚科醫生直言,如果被液態氮凍傷的皮膚,皮膚有機會壞死,而且需要進行植皮手術,可能造成永久疤痕。

撰文:Elaine 圖片:新傳媒資料庫

液態氮雪糕 潛在問題難以估計

黃女士聲稱,女兒被分子雪糕被凍傷。廣西記者曾到該雪糕店了解事故,發現當地職員把雪糕浸在盛有液態氮的鍋子,完成後裝在紙碗,然後供顧客食用。不久,紙碗出現結霜的情況,只要吃了雪糕,他們的口便立刻冒煙。雪糕店店主接受訪問,並澄清他雖然採用了液態氮製作分子雪糕,但是堅稱十分安全,不會有凍傷的情況。此外,有店員為了證實安全無誤,所以他拿起一壺液態氮,便於距離手臂約4-5厘米的高度,把液態氮倒在手臂上,液體隨即氣化,而皮膚並沒有造成如女事主所陳述的凍傷。

專家解構 處理液態氮的注意事項

有化學系講師,液態氮的溫度低於-196℃。分子雪糕店職員在處理液態氮時,知道空氣及皮膚的溫度遠比液態氮高,所以他們往往放心將它倒在手臂。這些液態氮隨即氣化,變成一層具有隔熱性的氮氣。因此在短時間之內,液態氮在皮膚表面上滑走,不會傷及皮膚。然而,小孩幼嫩的皮膚最容易凍傷。在事件中,肇事者因為接觸液態氮的時間多於1秒,所以留有疤痕。

至於如何處理液態氮,化學系講師指出,液態氮經常用在化學實驗或醫學層面,在實驗室中,有關人員會使用液態氮,並混合其他食材如忌廉、牛奶等。現在最近有不少雪糕店流行採用液態氮,製作分子雪糕。然而,若不慎加入過量的液態氮,顧客食用時就有機會凍傷,傷及口腔、舌頭及食道。因此,他呼籲市民,若購買液態氮雪燃,切勿急速食用,應該要等到雪糕上的液態氮完全氣化,雪糕回溫才方可食用。英國有相似的案例,有人因急於喝了數杯加入液態氮的雞尾酒,液態氮沒有完全氣化,所以胃部出現嚴重劇痛,並引致呼吸困難。醫生需要為她進行切胃手術,以填補胃內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