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油

【椰子油】超級食物變毒物?專家:含大量飽和脂肪 不建議大量食用

健康

廣告

一般大眾都認為椰子油是超級食物,可以越食越健康。近期更流行防彈咖啡減肥法,即在咖啡中加入椰子油,並用以取代早餐。不過上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指出,椰子油其實並不健康,甚至形容為毒藥,是最差的食物之一。原來椰子油的飽和脂肪含量高達82%,是豬油的兩倍,連臭名遠播的牛油也不過含63%飽和脂肪,難怪專家也不建議大量食用。

撰文:C|圖片來源:東張西望、Instagram

椰子油是超級食物?專家:含大量飽和脂肪 不建議大量食用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指椰子油是「毒藥」是有根有據的。美國註冊營養師陳秋惠指,坊間以為椰子油有營養是根據以往一個實驗。該實驗用了100%的中鏈甘油三酯,發現人類食用這種油會促進新陳代謝,而且身體能更快將油份轉化為能量並消耗掉,從而達到消脂效果。

【椰子油】超級食物變毒物?專家:含大量飽和脂肪 不建議大量食用

不過陳秋惠指目前香港市面上販售的椰子油,只含有13%的中鏈甘油三酯,比例極低,根本無法促進新陳代謝,無法消脂。所以不建議市民大量食用。

【椰子油】超級食物變毒物?專家:含大量飽和脂肪 不建議大量食用

本港超市市面出售常見椰子油
本港超市市面出售常見椰子油
本港超市市面出售常見椰子油 均有標明飽和脂肪成分
本港超市市面出售常見椰子油 均有標明飽和脂肪成分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一般人每日不應攝取超過13克飽和脂肪,即3至4茶匙椰子油。心臟科專科醫生梁達智指出,人體吸收過多飽和脂肪,令血液內壞膽固醇增加,並令血液中形成粥樣斑塊,致使血管堵塞,增加心臟痛發及中風的風險。

【椰子油】超級食物變毒物?專家:含大量飽和脂肪 不建議大量食用

坊間將椰子油說到天花龍鳳,甚至指可以預防認知障礙症。不過梁達智醫生就指出,目前根本沒有確實數據證實椰子油可預防認知障礙症。

【椰子油】超級食物變毒物?專家:含大量飽和脂肪 不建議大量食用

椰子油 9個最強用法

雖然,有報道、研究指椰子油不建議「內服」,不過外用椰子油同樣有好多功效,不妨參考以下為椰子油的5大用法:

【椰子油】超級食物變毒物?專家:含大量飽和脂肪 不建議大量食用

1.椰子油取代乳霜/按摩精油

用椰子油取代乳霜,不但能長效保溼,還可以形成一層抗菌保護膜,抵抗外界細菌。一物兩用,保濕同時減淡皺紋。

另外,也可以用於手腳乾燥位置,或作身體按摩精油:在潔面後拍上爽膚水,將適量椰子油放在掌心輕輕搓暖,再塗到面上按摩,很快就會被肌膚完全吸收。

2.椰子油diy潤唇膏

椰子油獨特的抗菌力、優異的保溼效果,是最天然、好用的潤唇膏,而且做法十分簡單!

做法:將一湯匙椰子油,放入雪櫃待其凝固即可。如果想要製有色潤唇膏,可以紅石榴、桑莓及紅莓或紅菜頭壓碎後以篩過濾後加入,再置入微波爐叮 30 秒,以湯匙臼至糊狀再加入椰子油即可。

亦可混合砂糖在嘴唇輕輕按摩,去除唇部死皮。

3.椰子油漱口(oil pulling油拔法)

坊間不少人習慣用椰子油漱口,原來呢個用法,可有效預防牙齦炎及牙周病。

傳統的「油拔法」是以早上刷牙前含1大匙椰子油於口中並漱口約15-20分鐘然後吐掉。另外可加入小蘇打粉,製成牙膏,小蘇打粉具美白牙齒和吸味的作用,可以達到排毒和保健口腔,消除口氣的效果。

4.椰子油 防曬

有研究證實椰子油可阻擋20%的紫外線,可用椰子油DIY製成防曬霜,天然又環保。

5.椰子油 製護髮油/髮膜

睡前將少量椰子油塗在頭髮,可令頭髮充滿光澤。如要減少頭皮屑,則把椰子油塗在頭皮,過十分鐘再用水清洗。

髮膜用法:洗髮後以適量椰子油抹上頭髮,以毛巾包著待5- 10分鐘,再以洗頭水清洗,頭髮會變得柔軟有光澤,而且清新香氣、持久。

 

6.天然磨砂、去除角質

將椰子油和砂糖以2:1比例混合制成天然磨砂,在臉部、手肘、手臂、膝蓋等部位打圈按摩,再用水沖洗及抹乾,去除角質之餘更可滋潤肌膚。

7.椰子油diy 止汗劑

市面上的止汗劑大多含鋁分子的金屬鹽,會堵塞毛孔而阻礙身體自然的排汗以達到止汗作用,長久使用或會導致乳癌。但椰油中的月桂酸有效對抗細菌、病毒和真菌,比起一般止汗劑以殺菌的方法達到消臭作用。

做法:以各 50g 的蘇打粉+栗粉*,放入容器中搖勻再加入 10ml 初榨椰子油、自選精油(如具抗菌效果的茶樹或尤加利精油等大約 10 滴),搖勻即可塗於乾爽腋下。

8.卸除彩妝

椰子油能輕易卸除最頑固的防水眼唇彩妝。將椰子油塗抹於面上並打圈按摩,再用面紙抹乾。對付眼唇的化妝則可用化妝棉沾上椰子油輕輕擦拭。

9.紓緩傷口/剃毛膏

椰子油具 紓緩傷口的作用,可幫助輕微表皮損傷傷口復原。比如新鞋刮腳脫皮或蚊叮蟲咬等都可以塗一些椰子油於傷口表面,加速癒合。

另外也可作剃鬚膏或剃毛膏使用,有助軟化肌膚並避免刀片刺激而泛紅敏感。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