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理能力 有賴父母的肯定及關愛

育兒

廣告

學校親子旅行中,兩位小學家長談起彼此的孩子,其中一位慨嘆自己的孩子缺乏自理能力,連執拾外出的背包也做不來,也很冒失,若不在旁為他補救,不知犯多少錯。另一位家長也細數兒子的不是,最令她氣結是孩子對媽媽的話全沒反應,在別人面前沒有禮貌更令她丟臉。他們的孩子正在不遠處玩着,也應該聽得清楚母親們給他們的「指教」吧!

就我平日接觸的學生,很多也優秀和獨立,不像父母口中的不濟。現今香港家庭只生養一至兩名子女,是父母眼中的寶貝,雙職家長更會僱用外傭貼身照顧孩子。然而傭工的過度照顧,會使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另外,傭工亦不能代替父母作德育教導,父母在子女品格培育上責無旁貸。若家長一旦忽略了這責任,或推責於學校,甚或認為子女假以時日自然具備良好的品格,這都是錯誤的。

坊間亦有很多訓練孩子自理能力的課程,例如本地或國內為期數天至一周的軍訓營,還有名為「小公主/小紳士的禮儀課程」等。誠然,這些訓練能達到短期的效果,如軍訓營,年紀輕輕的小學生大清早便要起床,自行摺疊被子,還要把被子摺得「起角」,接着是一整天的軍操訓練。可是營會過後,大多便打回原形。

那邊廂的小公主/小紳士禮儀課程更是精采,從餐桌、服飾、規範至生活禮儀多個層面,把小孩子打造成很有禮貌、懂規矩的小公主或小紳士。然而當他們回到家後,稍有不順心便大發雷霆,已看不見公主或紳士的蹤影。雖然,不能否定這等訓練的成效,若不是從內心而發的轉變,相信是無法持久的。始終「生命影響生命」才是最佳的學習良方!

研究顯示,初生嬰孩看見母親的笑臉和感覺她輕柔的擁抱,便建立了對周遭環境的信任及安全感。及至孩子學行時,透過父母的鼓勵,孩子邁出第一步。或許他在學行的途中會跌倒,但父母沒放棄地為他鼓掌,耐心地等候孩子再次站起來,他會繼續嘗試,父母親對子女的回應直接影響他們日後發展。當子女仍年幼的時候,我們較容易予以包容和接納,譬如孩子第一次呼喚「媽媽」,就算說得不大清晰我們也不會責怪他,還會緊緊擁抱他作連聲讚賞。

反之當孩子長大了,父母的接納、鼓勵卻相對減少。若然孩子盡了力,成績卻退步了,媽媽沒有肯定他的付出,反而責備他未盡全力,這樣孩子會很難過,認為媽媽只看重成績,並沒有看重自己。其實孩子最需要父母的肯定及關愛,從而建立自愛、自信和自尊,進而關愛及幫助別人。

譚煥玲博士
崇真小學暨幼稚園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