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

維繫婚姻不能靠生仔 李敏:有一種離婚叫「等到仔女大個先」

專欄

廣告

根據政府統計,香港不論男性或女性的遲婚或不結婚情況越來越普遍,2016年的數據顯示32.4%的男性及28%女性從未結婚,單身狗人多勢眾,阿李媽媽的朋友圈當中不少人是一個人食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旅行,而且沒甚麼大煩惱。結婚年齡中位數由1991年的29.1歲(男)和26.2歲(女),推遲至2016年的31.4歲和29.4歲,意味著很多人過了三十才拉埋天窗。至於離婚數字持續上升,2016年以每1000名人口計算離婚率是2.34人,是1991年的兩倍。2016年結婚的有50008對,而獲頒布的離婚令是17196個,雖然不是同一對夫妻即結即離,但長遠看白頭到老的只得三分二。那麼,應該問問離婚的三分一到底是出了什麼事?還是問不離婚的是怎樣來的包容和耐性?

撰文:李敏 圖片:劇照截圖、Thinkstock

結婚易?離婚更易?

過來人撫心自問,結婚容易還是離婚容易呢?結婚從簡的話,光註冊不擺酒,不通知親朋戚友也可以。可是離婚,上律師樓也肯定要上幾次,還要協議如何分配大家的財產或債務,又要向親友交待,即使不向上一代解釋,也最少要安慰下一代,因此不和夫妻有一種離婚叫「等到仔女大個先」。

不論結婚和離婚,說到底都是生活習慣的改變。看在無辜孩子份上,很多有責任感的父母是極不願意影響孩子的家庭生活。尤其是上一代的女人,沒甚獨立能力,即使忍無可忍,或是丈夫不忠,或是性格不合,都會考慮經濟問題、面對親友圈時自己的顏面、社會是否接受失婚婦人的身分,不過說到底主要是為了兒女的感受而吃力地保留一個完整的家庭。

認識一對夫婦,孩子在唸小三時,那個老公已經有好幾位小三,但因為不想影響孩子上學的情緒,他不提出離婚,老婆也當沒事發生。不過,當年老公已經說:「到孩子大學畢業時我會考慮離婚。」結果,孩子大學畢業那天,老公真的要求離婚。好一個盡責的老竇,但好一個用完即棄的老公,是好是壞?

中國人從前說「寧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但這句說話似乎out了,打仔如今警察會拉,反而分妻有些人認為是大家不用痛苦下去,其實是好事。結婚之後如果發現性格不合,祈求不要用生個孩子這一招來維繫婚姻,因為兩口子沒孩子也合不來的話,那生了孩子在生活上就更多問題,問題上再加問題,怎能回復浪漫。其實應搞好關係,穩定了才考慮生孩子,否則只會連累多一個人:小朋友,而大人又為了不傷害孩子而勉強在同一屋簷下蹉跎歲月。

至於那些能忍到仔女大才離婚的夫婦,的確有一定程度的偉大。討厭一個人還要天天對著,share 同一個廁所,還要share同一張床,其實是半輩子的挑戰人體心理極限。
認識另一對夫婦,老婆在孩子中三時忍受不了老公的大男人,於是等到仔女大個便「裸離」,沒帶走一毫子,瀟瀟灑灑上律師樓簽了紙;她得到孩子的諒解,之後去追求錯過了的幸福和浪漫,還有努力錯過了的興趣和事業,結果統統得到了,真是有心不怕遲,她現在是上市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