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瑞

【恩愛如昔】鄭丹瑞與初戀情人結婚38年 公開夫妻恩愛之道

育兒

廣告

藝人鄭丹瑞(旦哥)除了是出名的「金牌司儀」之外,其實他更是圈中出名的好老公、好爸爸!旦哥跟太太結婚逾30年,至今依然恩愛如初,即使已經是老夫老妻,但旦哥都不時被拍到與太太十指緊扣逛街,絕對是寵妻的好老公!

撰文:Sunday More、Sunday kiss|編輯:東方新地|圖片:新傳媒圖片、Instagram

鄭丹瑞與太太結婚38年恩愛如昔

現年64歲的旦哥因為主演廣播劇《小男人週記》的阿寬而出名,參演過多部影視作品,亦憑著出眾的口才主持過不少節目,如《勁歌金曲》及近年的《快樂中年》等等。

旦哥的太太「沙律」原來就是他讀書時期的初戀情人,二人即使相戀多年及育有兩個女兒,但平日仍然過得非常sweet,兩人一起互相扶持至今。旦哥曾經說過太太一路上給予他很大的支持,亦指老婆是唯一可以治到他的人;在他經歷生命中的高高低低的時候,太太每次都會在他身邊鼓勵自己,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不過作為一個男人,旦哥亦坦承自己也會有軟弱的時候,都會有喜歡其他年輕女生的時候,但是他清楚明白那只是男人的幻想,絕對不會為了一時衝動而失去了一生中的最愛。

鄭丹瑞:最想屋企「家嘈屋閉」!

鄭丹瑞 (旦哥)與老婆結婚38年,兩人的相處之道是互相忍讓、互相尊重,鄭太明白丈夫偶爾工作不順,會帶情緒返屋企。「如果佢脾氣係可以理解,就忍下佢先,下咗道氣先問番佢點,好似朋友咁傾偈,如果傾唔埋就忍咗算囉。」雖然兩公婆好少嗌交,但旦哥反而最想屋企「家嘈屋閉」!鄭太笑丈夫發脾氣個樣好難睇,後生未結婚前也是如此,「等佢下氣我就做番個樣俾佢睇,知唔知你頭先咁醜樣呀?下一次佢就會收斂吓。」兩人有小朋友後,旦哥盡量不會在小朋友面前表現醜態,自覺返入房。

屋企必須有愛

自有小朋友之後,旦哥忙於工作賺錢養家,鄭太主力管教女兒,對大女稍為嚴厲,希望她能做好榜樣給細女。曾當中小學教師的鄭太深信,想女兒健康快樂成長,家中必先有愛,才能做好溝通及教育。「一家四口八隻腳,大家要互相體諒、相親相愛。當小朋友唔開心,就慢慢同佢溝通,代入番小朋友個年紀去諗佢處境,一齊解決。」鄭太對人的處事方式一直以對方為先,助她廣結友緣,再應用家庭上一樣奏效。「好似我同你傾偈,我都會諗你先,你希望我哋個訪問點樣?我再去配合你。正如小朋友有咩需要,我就代入佢,從佢角度去諗,就唔難理解佢需要啲咩、嬲緊乜嘢。」

對小朋友愛的定義,各有睇法。鄭太的定義為,讓小朋友因感到被愛而開心,當有愛做後盾,即使父母不在身邊,小朋友都能獨立,恆久地走下去,遇到困難亦能處變不驚地解決。「俾佢開心,唔係佢想玩就俾佢玩,佢想自由就俾佢自由嗰種,係要從心而發去愛佢。」

姊妹同房 自己解難

女兒Zaneta和Amanda從英美大學學成歸來,成績好,性格又獨立,原來是鄭太從小培養的!鄭太從小就教她們自己解決問題,「細個有次大女與同學發生問題,同學個家長誤會咗,大女同我解釋之後,我叫佢自己打俾個家長講番,但佢想我代佢講,我話唔得,因為呢件事係你哋之間嘅誤會,如果個家長都係唔明白的話,你先搵媽咪。卒之佢打俾個家長講番,事情解決咗,佢學識點解決問題之餘,自信心亦大咗。當人與人之間有誤會,你用正面態度去講番,對方都應該會明白。」

這亦正正解釋到,為何鄭太堅持要兩個女同一睡房,開心一齊笑,鬧交就自己解決,令兩姊妹感情非常深厚。Zaneta和Amanda異口同聲笑說:「我哋有問題會大吵大鬧,瞓喺碌架床都仲鬧:『I hate you Amanda!Shut up Zaneta!』但我哋始終同一間房瞓,日日都面對大家,好快就做番好姊妹,媽咪都叫我哋要攬番大家。」

晚晚返屋企食飯

旦哥以四個字形容屋企關係:家嘈屋閉。「係positive嘅家嘈屋閉,啲女成日整蠱阿媽,阿媽又搗氣,大家成日廢話一輪。我覺得有咁嘅屋企仲想點啫?人生道理,佢要聽已經聽咗,一路以來我同老婆只可以用身教,俾佢哋睇到一個家庭係點,知道我點努力做嘢。」

旦哥謝絕應酬,每晚返屋企食飯,利用晚飯時間維繫家庭,了解孩子。「我老竇都係晚晚返屋企食飯,阿媽都好嘢,每晚都有唔同菜式,到我依家都係晚晚返屋企食飯,十點瞓覺,個女咁大都想晚晚見,前世情人吖嘛!」
他希望女兒承傳鄭家「晚晚返屋企食飯」的傳統,延續family bonding,「冇咩特別哲學,就係一家人齊齊整整,食個飯,嘈喧巴閉,咁就得喇。以前做嘢好大壓力,供書教學,返屋企會發脾氣。依家?我冇晒脾氣,唔想做咪唔做囉,係時候去享受家庭樂。」

女兒學成歸來 鄭丹瑞 : 老婆管教有方

女兒Zaneta和Amanda已分別28、27歲,從英美大學學成歸來,成績科科A,但兩人皆非讀「賺錢」科目,Zaneta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讀政治及英國文學,Amanda的科目更冷門,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讀考古。年前旦哥一篇女兒去考古的文章,成為教育潮文,久不久就被網民「翻loop」。旦哥夫婦明白人要搵食,但寧願女兒慢慢咀嚼,先餵飽靈魂。鄭太從小就教好女兒道德觀、自立及自學精神,培養她們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有靈魂的人。

國際學校功課一樣多

90年代初兩女出世不久,旦哥便舉家移民加拿大,1998年回流返港,兩女入讀德瑞國際學校,完成中小學。傳統本地學校出身的鄭太未曾接觸過國際學校,欣賞德瑞的新穎教法,鼓勵女兒多向媽咪分享,「我話你哋喺學校學緊嘅嘢,可能我都未學過,我已經讀完書,不如你哋教番媽咪啦,佢哋講得好開心!」

Zaneta聞言即為國際學校的學生平反,功課量絕不輸本地學校,學生競爭之大更是國際級。「我哋嗰陣都做到半夜兩三點,一樣要考試,我哋唔只同香港學生鬥入香港嘅大學,係同全世界鬥入好嘅美國、英國大學,如果入唔到一間好嘅大學,喺學校會被視為失敗,所以壓力都好大,唔勤力考多啲A點入到。」鄭太指德瑞教到學生自發向上,重紀律,惟中文教簡體字,要從課外書補充繁體字知識。

讀書須尊師重道

無論讀哪一間學校,鄭太對孩子的要求非首重成績,而是尊師重道。「返學一定要尊敬老師,聽老師話、嗌早晨,唔可以有任何不敬態度,呢一點好重要。可能我同以前老師仲有聯繫,個女就睇到原來學生可以同老師關係咁好,將來可以成為朋友,所以佢哋覺得老師係好好,返學好似返屋企咁,教乜嘢都容易接受。」課餘她們最愛看書,一本Harry Potter兩姊妹輪流看,每人四小時一日看完,沉迷書本的程度猶如細路打機不離手,食飯都要看書,父母要勸她們「食埋飯先睇啦!」鄭太從小帶她們到書局,讓她們自行選擇,培養了她們的閱讀習慣。Zaneta指小時候受到Roald Dahl作品《Matilda》的啟發,書中的女主角5歲已看完兒童圖書館的藏書,6歲開始看成人館藏,「我都想好似佢咁!我開始喺學校圖書館入面由A睇到Z,全部書都睇晒,之後就可以睇成人部。書係有種魔力,有好多選擇,去到邊都睇得,加上以前冇internet,但我依家一樣搭車會睇書,行路都睇到。」

餵飽靈魂比賺錢重要

Zaneta經努力之下,IGCSE摘下11個A升讀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主修政治及英國文學,學習世界不同議題,她最希望了解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我想領悟呢個世界發生咩事,我個位置喺邊?我係一個點樣嘅人?讀讀吓我發覺政治講唔到俾我聽,之後我上咗堂莎士比亞,喺一個話劇入面佢講咗一句:人只係海嘅一滴水。我哋喺世界嘅地位係點,我覺得文學仲清楚講到俾我聽,因為文學仲要知道作家寫時嘅政治氣氛,所以我揀埋讀文學,最開心功課係要求每星期睇故事書,有時仲可以揀睇戲,原來戲係可以另一角度欣賞嘅。」

Zaneta之後到英國攻讀莎士比亞歷史系碩士,進一步領悟這位大文豪。為賺錢而讀書,還是為滿足靈魂而讀書,各取所需。旦哥夫婦寧願女兒餵飽靈魂,旦哥曾道出,「人生而要搵食,這個當然。但也有很多種『食相』,有人狼吞虎嚥,甚至食埋隔籬嗰份,結果人吃飽了,卻餓死了靈魂。我寧願我的女兒慢慢咀嚼,先餵飽靈魂。」兩個女都做得到了,細女Amanda亦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卻揀選最小眾的科目「考古」,一度惹起家長間談論。

考古搵到工

Amanda笑言,當初選科未清楚方向,曾考慮過歷史,但怕將來工作死板坐office,不如「考古」四出挖掘,可以飛來飛去。「讀考古係好玩,但我都知道搵工難好多,讀完睇吓有冇機會用囉,考古訓練到我好organized、好detailed, 可以擺入其他工作度。」Amanda返港後已找到工作,擔任旅遊節目的製作助理,繼續飛來飛去!

2013年旦哥寫了一篇潮文講細女讀考古,當時Amanda讀Year 2,到Year 3文章又被瘋傳,「我有朝起身突然收到幾十個messages,『喂,點解facebook有篇文講你嘅?』我係睇過篇文嘅,有提到難搵工,其實讀邊科都難搵工,就算醫生、律師都好大競爭,仲勁過我想做嘅工啦,不過我可以做嘅工種少啲。」她有考慮過找回考古工作,但香港只有政府有考古,主要坐office工作,好少外出機會,「似做PR多過做考古。」去以色列考古實習的一段經歷教她最難忘,在打仗中挖掘歷史,「掘咗兩三星期後,以色列打仗好多爆炸聲,成日聽到響鐘聲叫人去安全地方匿埋,凌晨三點都要起身。其實整個經歷都唔太驚,因為啲炸彈唔喺我哋附近落地,又冇見到炸過嘅地方。」

兩姊妹畢業後沒打算留英發展事業,選擇返港回父母身邊,在港工作吸取經驗,再作打算。Zaneta說:「喺英國我同妹妹一齊住,我做過一陣時裝雜誌,但佢哋冇錢繼續留我,而我又好掛住爹哋媽咪,婆婆都90歲喇,所以我想返嚟陪佢哋一陣。」她有位比利時律師男友,但現階段不想在比利時發展,現正在香港一本時尚雜誌任時裝記者。「我覺得文字同著衫都係一種溝通方法。」
旦哥夫婦原以為兩個女鬼妹仔性格,畢業後會在外國落地生根,豈料兩女愛回家,旦哥覺得自己賺咗。「我話過你哋鍾意返嚟又得,喺邊搵到食就最好啦,佢哋諗清楚後都係想返嚟攞經驗先。本來冇期望佢哋返嚟,呢兩年突然返嚟身邊,係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