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

了解淋巴癌4大徵狀與治療 | 十大癌病殺手 抗菌細胞變腫瘤

健康

廣告

淋巴癌是「十大癌病殺手」之一 。許多人誤以爲淋巴腫瘤(淋巴癌)只會生長在頸側或腋下等淋巴結位置,但其實淋巴細胞遍佈全身,不少淋巴癌會於淋巴結以外發病,常見位置包括皮膚、鼻咽、胃部、大小腸及生殖器官。曾獲電影界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本港著名功夫片導演劉家良,於2013年因爲淋巴癌引發肺炎病逝。

撰文:郭韻婷 | 編輯:SundayKiss | 相片:新傳媒資料庫

不少人都不清楚淋巴腫瘤會長在身體不同位置,因而忽略醫治。從醫學解釋,每個人的體内均會佈滿淋巴管及淋巴腺組成的網絡,讓淋巴細胞循環至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發揮抵抗細菌感染的功能。淋巴瘤可分爲兩大類,包括霍奇金氏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又稱爲何傑金淋巴瘤及非何傑金淋巴瘤)。香港及亞洲鄰近地區,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率較高。淋巴癌是本港十大常見癌病之一,跟所有癌症一樣,年紀愈大患病機會愈高,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

抗菌細胞變腫瘤 淋巴癌全身皆可發病

從解剖學分兩類病症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2010年非霍奇金淋巴瘤共有779個新症,排第九位。同年有362人死於此病,位列十大癌症殺手的第七位。醫生指,許多人對淋巴癌不是很了解,以爲只會在頸部或腋下位置發病,其實身體任何位置都有機會長淋巴腫瘤。

抗菌細胞變腫瘤 淋巴癌全身皆可發病

從解剖學看,淋巴腫瘤大致分爲兩大類,第一類是腫瘤在淋巴組織産生,如頸部的淋巴結及扁桃腺等,稱之爲淋巴組織的淋巴瘤。第二類則爲非淋巴組織的淋巴瘤,如胃部、腸、甲狀腺及皮膚等位置。從病理角度,淋巴腫瘤有幾十種類。

在醫學上,至今仍未找到對淋巴腫瘤的成因,但與所有癌症一樣,年紀愈大,患癌風險愈高。目前淋巴癌亦與大部分癌病一樣,有年輕化跡象,年輕患者愈來愈多。淋巴癌的病症,要視乎淋巴腫瘤在身體哪個位置生長。如在淋巴組織的淋巴瘤,淋巴組織便會脹大,如頸部淋巴結會脹大,較易被發現。惟非淋巴組織的淋巴瘤很難發現表徵,倘若腫瘤生長在胃部,由於初期表徵不明顯,病人可能出現胃出血、胃痛等徵狀才求診,此時病情通常已到晚期階段。

淋巴癌分四期

第一期淋巴瘤只生長於身體某一部分,例如左邊頸部淋巴。

第二期是腫瘤生在身體兩個位置。

第三期指淋巴瘤已擴散至橫隔膜上或下的位置。

第四期則是晚期,腫瘤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如骨髓、肝、脾,甚至血液。

抗菌細胞變腫瘤 淋巴癌全身皆可發病

標靶療程延緩復發

一名患有濾泡性淋巴癌的女病人,被醫生檢查後,發現其腋下、腹腔,以及身體其他地方的淋巴結,均有增大的情況。其後更發現該病人的骨髓及血液亦有不正常細胞,最後被確診爲淋巴癌第四期。

抗菌細胞變腫瘤 淋巴癌全身皆可發病

確診病情後,醫生爲該病人制定一個治療方案,整個方案共有六套療程。該病人完成首三套療程後,淋巴沒有再腫大,至療程結束,淋巴腫瘤細胞亦已完全消除。醫生指,惟因該病人患的是慢性淋巴腫瘤,復發機會較大。因此,建議該病人繼續接受爲期兩年的維持性治療,即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標靶治療,以延緩復發。據悉,該病人治療進展良好,至今除生活如常外,與丈夫每朝行山、到醫院做義工,甚至參與興趣班,如舞蹈及書法等。

淋巴癌症狀與治療

淋巴癌患者最常見的病症如下:

1.淋巴腺腫大,但多數不會出現疼痛。由於淋巴癌最初的症狀通常是在頸内、腋窩或腹股溝(即小腹與大腿之間的位置)内有一團不痛的腫塊,然後逐漸向其他部位的淋巴腺、骨髓及其他器官擴散。

2.淋巴癌患者其他常見的病症,包括發燒或大量流汗,尤其是在夜晚。

3.全身皮膚持續痕癢。

4.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及感到疲倦等。

倘出現以上任何的症狀,應該及早找專科醫生檢查。當確診淋巴癌後,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健康狀況、淋巴癌的種類及是否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等因素,制定治療方案。

抗菌細胞變腫瘤 淋巴癌全身皆可發病

現時治療淋巴癌的方法包括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放射免疫治療及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是一種廣泛用於治療淋巴癌的方法,俗稱化療。這種治療方式除可消滅腫瘤細胞,但同時亦可能會損害健康的細胞和組織,引致副作用和不適症狀,包括反胃、嘔心、食慾不振、腹瀉、脫髮、口腔潰爛和疼痛。但大部分副作用都是短暫性,當患者結束化療後便會漸漸消失。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