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腫瘤

經常頭痛響腦腫瘤警號 六招加快康復進度

健康

廣告

頭痛是睡眠不足的徵狀,也可能是腦腫瘤的先兆。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本港每年惡性腦腫瘤新增個案約有200宗,死亡人數介乎90至100人,當中大部分爲45至64歲人士。有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表示,腦腫瘤初期病徵並不明顯,部分病人發現時情況已較爲嚴重, 存活期可能只有一年至年半。因此,市民若出現不尋常頭痛、抽筋、頭暈、手腳活動不良及嘔吐等病徵,應及早求醫,以確診是否患有腦腫瘤。

每年約有1,031宗腦腫瘤

據本港一項統計顯示,外科手術治療的腦腫瘤(包括良性及惡性)每年約有1,031宗,其中轉移性腫瘤佔210宗;原發性腦腫瘤則佔124宗。腦腫瘤一般可分爲轉移性腦腫瘤及原發性腦腫瘤兩種,當中以轉移性腦腫瘤最常見。

轉移性腦腫瘤即病人本身的癌症(不包括腦癌),例如腸癌及肺癌等情況惡化,並擴散至腦部,令該部分長出腫瘤;而癌症的病發位置並非跟腦部相連。原發性腦腫瘤是指病人的基因出現突變,令局部腦組織不能正常分裂增殖,形成良性或惡性腫瘤,即腦癌。至於較少見的局部侵略性腦腫瘤,其成因跟轉移性腦腫瘤大同小異,但病人的病發位置跟腦部直接連繫。這種情況在鼻咽癌患者身上最常見。

由於良性腫瘤生長速度較慢,故一般對健康不會構成太大威脅,但有可能會引致腦癇及變成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遠超良性腫瘤,並會侵害及壓逼四周的正常腦組織,繼而影響腦部及身體功能,甚至危害性命。

經常頭痛響腦癌警號 六招加快康復進度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家族遺傳最高危

最常見的原發性腫瘤是膠質瘤,估計每年約新增150宗惡性膠質瘤個案,當中大部分是由腦部星形細胞病變而成的星形膠質瘤。隨著腫瘤日漸長大,膠質瘤可轉化成膠質母細胞瘤,演變成毒性最強的腦腫瘤。

目前醫學界仍未找出引致腦腫瘤的真正原因,故一般人難以預防,但相信跟遺傳及離子輻射有關。患有遺傳性疾病的人士,例如多發神經纖維瘤,患腦腫瘤的機會相對較高。有人認爲,流動電話是引發腦腫瘤的元兇,但目前仍未有強烈證據顯示這個說法是正確的。雖然流動電話跟X光一樣,會發放輻射,但兩者性質截然不同;前者的輻射會令組織加熱;後者屬離子輻射,因此會引致癌症。不過,市民仍可聽從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多發短訊及使用免提裝置,以減低風險。

出現抽筋、休克病徵

一旦病人患有腦腫瘤,其病徵須視乎腫瘤位置而定。若腦腫瘤生長在大腦運動區,病人的手腳活動會變得遲鈍;若腫瘤生長在小腦,病人便會出現頭暈、嘔吐等病徵。隨著腦腫瘤體積日漸長大,在空間有限的頭臚内,病人的腦部會被腫瘤擠壓,導致臚内壓上升,出現頭痛、嘔吐、發呆、甚至昏迷等徵狀。另外,若腫瘤位置跟大腦皮層有密切關係,會刺激其散發不正常電波,令患者出現腦癇,即類似「發羊吊」的抽筋徵狀;嚴重者更會全身抽筋、失去知覺,更可以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轉移性及局部侵略性腦腫瘤病人的存活期,取決於其原發癌症。一般情況下,其原發癌症已發展至嚴重階段者,癌細胞才會出現擴散跡象,但如果病源受控,而癌細胞擴散問題可透過手術或放射治療控制,病情便有望好轉。至於原發性腦腫瘤可分爲四期,首兩期的腫瘤屬良性,病徵不太明顯,例如頭痛及頭暈等,大部分患者會誤以爲是休息不足所致。經過一段長時間後,良性腫瘤會逐步變成第三及第四期的惡性腫瘤,屆時患者會出現較明顯的病徵。不少被發現患有原發性腦腫瘤的病人,求醫時病情已進入第四期,存活期僅約一年,但當中仍有少數病人能痊癒。

經常頭痛響腦癌警號 六招加快康復進度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若醫生懷疑病人患有腦腫瘤,會先進行電腦掃描。一旦確診腦部長有腫瘤,醫生會透過開臚手術移除腫瘤;之後再進行口服化療或放射性治療,以控制癌細胞生長。如果患者的腫瘤生長在較敏感的區域,例如運動區等,醫生有機會不把腫瘤完全移除,因爲此舉有可能影響病人的活動能力。然而,即使病人接受手術、化療或電療,亦不能排除復發的可能性,而且復發機會甚高,而腫瘤很大機會在同一個神經系統内重新長出。

病人復發後,情況會較首次病發更複雜,醫生爲病人進行手術時,有可能因腦部組織不及首次進行手術時清晰,會略爲增加手術的難度。事實上,病人復發意味癌細胞對第一次進行的化療(第一線化療)反應不大,故醫生須爲病人進行標靶治療,以加強控制效果。

個案分享

曾經有一名逾30歲的男士,因駕駛時抽筋,引致交通意外而昏迷入院。最初主診醫生以爲他腦部受創,但進行腦部掃描後,發現他患上膠質腦腫瘤。初期該名男病人的腫瘤屬低毒性(僅局部變成惡性腫瘤),但體積已很大,相信已存在一段長時間。病人入院時情況已經很差,醫生爲他進行手術後,情況明顯好轉。但過了兩、三年後,該名病人的腫瘤變成一個惡性膠質瘤,須做手術切除。當腫瘤變成高毒性後,病人手術後須接受放射性治療及化療,以延長存活期。

經常頭痛響腦癌警號 六招加快康復進度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開臚」後須做化療 療程約六個月

腦腫瘤病人進行開臚手術後,須接受化學治療,透過藥物破壞癌細胞,較常用的藥物包括「替莫唑胺」(Temozolmide)或「卡莫斯丁」(Carmustine,BCNU)。病者口服或透過靜脈注射抗癌藥物後,藥物會隨血液進入身體各部位,抑制癌細胞。目前,一般標準化療療程約爲期六個月。不過,抗癌藥物亦會破壞正常細胞,令病人産生食慾不振、嘔吐、眩暈、脫髮及容易疲倦等副作用。部分醫生會在手術後,考慮把抗癌藥物植入病人的腦空腔内,直接攻擊癌細胞,以減低藥物擴散到其他部位,影響健康正常細胞。

經常頭痛響腦癌警號 六招加快康復進度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六招加快康復步伐

腦腫瘤病人接受手術後,一般四至七日内便可出院,但之後須定期覆診,而部分病人或須接受物理治療或語言治療,以回復受損的功能。其實,病人亦可透過以下方式,加快康復進度:

  • 維持均衡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
  • 戒煙及戒酒;
經常頭痛響腦癌警號 六招加快康復進度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 保持適量運動,並持之以恒;
  • 學習自我鬆弛及減壓方式,例如聽音樂;
  • 保持心境開朗;
  • 密切留意有沒有復發的徵狀,包括再度出現頭痛、發呆,以及之前的病徵,例如手腳活動欠靈活等。一旦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求醫。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

腦腫瘤會否遺傳?

目前醫學界仍未找出引致腦腫瘤的真正原因,故一般人難以預防,但相信跟遺傳及離子輻射有關。

良性腫瘤和惡性腦腫瘤有什麼分別?

良性腫瘤生長速度較慢,故一般對健康不會構成太大威脅,但有可能會引致腦癇及變成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遠超良性腫瘤,並會侵害及壓逼四周的正常腦組織,繼而影響腦部及身體功能,甚至危害性命。

撰文:劉承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