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肝癌成因+保護肝臟方法|肥姐逝世14周年 警醒大眾關注肝臟健康

50+人士健康

廣告

2008年2月19日,演藝圈的開心果沈殿霞(又稱肥肥或肥姐)因肝癌離世,終年62歲。2022年1月1日元旦,肥姐女兒鄭欣宜(Joyce)終於吐氣揚眉,在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禮上梅開二度,一口氣拿下「女歌手金獎」及「我最喜愛的女歌手」兩大獎項,欣宜一直謹記媽媽教誨,她曾經在IG寫道:「你教我的我都記得,請放心。」其實,何止欣宜不會忘記肥姐,當年有很多用電視汁撈飯的人都一定懷念她,尤其是當年TVB台慶上,肥姐成功挑戰「踩雞蛋」。

肥姐稱號的確因為身形肥胖而得名,她還經常叫拍檔不要引她大笑,深怕忍不住笑到瀨尿,肥姐就是如此的率真和開心。不過,長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肥姐,自2006年因為健康問題而暫別幕前,之後還進行了通膽管手術,其後證實罹患肝癌,從此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最終不敵癌魔而離世。

在懷念肥姐的同時,亦提醒大眾需要關注身體健康,尤其是糖尿病及肝病患者,肝病之中,脂肪肝及肝癌亦成為了港人需要關注的健康問題。西方醫學認為飲酒及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是導致脂肪肝疾病的主要高危因素。然而,即使無以上危險因素的健康人士依然會出現脂肪肝,即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癌 欣宜一直謹記媽媽教誨,她每次演出都勤力又認真,亦令人感到有一種肥姐的開心細胞。
欣宜一直謹記媽媽教誨,她每次演出都勤力又認真,亦令人感到有一種肥姐的開心
細胞。(圖片來源:ig@princejoyce)

糖尿病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肝癌風險

肝癌 脂肪肝分為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前者與過量飲酒有關,後者則與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以及代謝綜合症有密切關連,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常見。
脂肪肝分為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前者與過量飲酒有關,後者則與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以及代謝綜合症有密切關連,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常見。(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早在2016年,香港中文大學為 1,918 名糖尿病患者(不包括經常飲酒人士,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進行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纖維化篩檢,結果發現73%的糖尿病人患有脂肪肝,18%的參與者更已出現嚴重肝纖維化或肝硬化,即每5名研究參與者中,有1人已出現嚴重肝纖維化或肝硬化。而47%的脂肪肝患者及33%的嚴重肝纖維化患者,其肝酵素屬正常水平,說明了肝酵素並非反映脂肪肝及肝纖維化的良好指標。

研究亦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與代謝綜合症有密切關係,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常見,當年已估計本港至少有25萬名糖尿病人受到脂肪肝影響,可見糖尿病可以視為預測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患上肝硬化及肝癌風險的最準確指標之一。

現時,香港約有10%人口(約70萬人)患有糖尿病,亦有年輕化趨勢,平均每月有7名兒童確診糖尿病。除了二型糖尿病,去年,兒童糖尿協會(YDA)亦提到脂肪肝與一型糖尿病的潛在關聯。尚至醫療集團亦牽頭進行了一項關於「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發病率」的先導研究,結果顯示脂肪肝有潛在機會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長期併發症,研究亦建議應考慮把脂肪肝評估納入糖尿病患者的併發症篩查計劃內。

肥胖是癌症危險因子 增加罹患肝癌機率

正常的肝臟有少量脂肪並沒有問題,但如果肝臟細胞積聚的脂肪佔肝臟容積超過5%以上時,便屬於脂肪肝。若以下5項因素中有其中3項,便可界定為有代謝綜合症,當中風險因素包括:

1.有俗稱「大肚腩」的中央肥胖

2.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

3.三酸甘油脂水平偏高

4.高血壓

5.空腹血糖偏高或患糖尿病

中大肝臟護理中心過往研究發現,若沒有上述任何一項風險因素的人,患脂肪肝的比率只有約 4.5%;相反,若有齊5項風險因素,患脂肪肝的比率高達 80%。脂肪肝患者同時亦較大機會患有冠心病及睡眠窒息症等。

而早在10年前(2012年),爲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港人的發病率及相關的高危因素,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聯同香港肝壽基金及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共同開展的「肝臟健康普查研究」項目。研究結果顯示,42%港人出現非酒精性脂肪肝,嚴重脂肪肝與腰圍過粗、高空腹血糖、高膽固醇和高收縮壓水平有密切關係,但綜觀以上多項因素,粗腰圍是最高危。

根據世衛定義及目前香港衞生署的指標,男性若腰圍超過90厘米(35.5吋)、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31.5吋),便屬於中央肥胖。但該項研究卻發現,如果男性與女性的腰圍分別超過33吋和29吋,出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已經高出5倍。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亦曾經在2016年的報告中指出,肥胖是導致癌症的危險因子,且過重會比健康者提高1.8倍的罹患肝癌機率,文獻回顧指出,沒有多餘的身體脂肪會降低罹癌機率。

肝癌 台灣健康節目《健康2.0》亦指出脂肪肝容易演變成肝癌,患有脂肪肝人士、有糖尿病或三酸甘油脂超標的人士更加要特別注意。
台灣健康節目《健康2.0》亦指出脂肪肝容易演變成肝癌,患有脂肪肝人士、有糖尿病或三酸甘油脂超標的人士更加要特別注意。(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節目《健康2.0》電視截圖)

肝癌排本港最常見癌症第5 可由脂肪肝演變而成

據香港衞生署在2015年的資料指出,港人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相當普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為27.3%,男性為36.8%,女性為22.7%,患病率亦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由年齡少於30歲人士的14%上升至超過70歲人士的67%。此外,隨著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較年輕的人口中有所上升,非酒精性脂肪肝亦是一個重大的健康話題。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不容易被主人發覺有異。患有脂肪肝亦未必會引起嚴重不適,有很小部分人會偶然感到食慾不振、腹脹、嘔吐、黃疸等情況。而大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並沒有病徵,很多時是在進行常規檢查時,因肝功能測試結果異常,或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時才附帶發現有脂肪肝。脂肪肝患者在臨床演變過程中,也會發展成為肝臟纖維化、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在 2019年,肝癌在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中排第5位,佔癌症新症總數的5.3%。肝癌在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中排第4位,在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中排第11位,總年齡標準化發病率亦呈下降趨勢。而在2020年,本港共有1,530人死於肝癌,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0.3% 。

改變6大生活習慣 重拾肝臟健康

保護肝臟健康及改善脂肪肝的最有效方法是培養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包括:

1.維持適中的體重和腰圍

成年人的理想體重可根據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來計算,體重指數的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二次方。BMI 18.5-22.9屬於標準,BMI 23-24.9屬於超重,BMI 25或以上便屬於肥胖。理想腰圍上限宜收緊為男性33吋(84cm)、女性29吋(74cm)。

要減肥的人士,建議應將進度定為每星期減去0.5至1公斤,並以於6個月內約減去10%的體重為目標。

肝癌 雖然世衞標準是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35.5吋)、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31.5吋),才屬於中央肥胖。但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卻發現,如果男性與女性的腰圍分別超過33吋和29吋,出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已經高出5倍。與其向肥胖挑戰,不如為自己健康著緊啲。
雖然世衞標準是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35.5吋)、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31.5吋),才屬於中央肥胖。但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卻發現,如果男性與女性的腰圍分別超過33吋和29吋,出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已經高出5倍。與其向肥胖挑戰,不如為自己健康著緊啲。(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2.保持均衡飲食

包括適量穀類食品(尤其是全穀類食品)、去皮瘦肉、脫脂或低脂奶品類食品,以及每日最少5份蔬果。避免高糖、高脂及高膽固醇的食物,限制每日攝取不多過 5克的鹽(約一平茶匙)。亦要小心含糖飲料,因為過量果糖會在代謝過程中轉化為脂肪,並積聚在肝臟。此外,魚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DHA、EPA能幫助抑制發炎,以及能抑制肝臟中三酸甘油脂合成,還有助於減少肝臟中聚積的三酸甘油脂,以保護肝臟健康。

3.多進行體能活動

宜每天保持恒常運動,成年人應每周進行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相等活動量。兒童及青少年則每天應累積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同時避免長時間坐著。沒有習慣做運動的人士,應慢慢開始運動,並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肥胖症或慢性病患者,可先向醫生商議適切的運動方式。運動可以提高基礎代謝,增進血液循環,從根本做起,透過鍛鍊體魄去提升健康。

4.避免飲酒

不論是紅酒、白酒或啤酒等,都含有酒精成分。當人體飲用酒精類飲品,酒精內的乙醇需經由肝臟轉化成乙醛,才變為熱量。酒精吸收愈多,肝臟負膽就會愈大。此外,酒精有麻醉作用,造成腸道消化鹼分泌紊亂,有機會產生有害物,增加肝臟負荷,長此下去亦會增加患上脂肪肝、肝硬化和肝臟病變的可能性。過量飲精有損健康,更加不要養成酗酒習慣。

肝癌 經常飲酒會增加肝臟負荷,過量飲精亦有損健康,更加不要養成酗酒習慣。
經常飲酒會增加肝臟負荷,過量飲精亦有損健康,更加不要養成酗酒習慣。(圖片來源:Pixabay)

5.不吸煙

吸煙不單對肺部不好,引致肺癌,還會影響肝臟。香煙所包含的化學物質有4千多種,其中有害的,約有2百種,較為人熟悉的焦油、尼古丁等,會直接吸入肺部,經消化系統,由肝臟分解及排出體外。肝臟為了分解更多有毒物,因此增加負擔,同時影響肝臟健康。

6.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壓水平

很多脂肪肝患者同時有高血脂、高血壓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外國也有一些研究顯示,降血壓藥對肝臟也有助益。至於糖尿病患者,宜與醫護人員一起制定一個適切的疾病管理計劃,將血糖水平維持在建議的範圍內,以及定期覆診以維持血糖及血脂水平正常。維持血脂水平方面,可透過適當的膳食和恒常運動,將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維持在健康水平。脂肪的每日攝取量應限制在不超過每日總能量攝取量的30%,及攝取少於10%的飽和脂肪,而膽固醇的攝取量則應限制在每日少於300毫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肝壽基金、元氣網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

脂肪肝有什麼病徵?

大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並沒有病徵,很多時是在進行常規檢查時,因肝功能測試結果異常,或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時才附帶發現有脂肪肝。

肝癌的成因是什麼?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亦曾經在2016年的報告中指出,肥胖是導致癌症的危險因子,且過重會比健康者提高1.8倍的罹患肝癌機率

圖片來源:Pixabay,新傳媒資料庫,ig@princejoyce,台灣健康節目《健康2.0》電視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