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檢查

心臟檢查懶人包|7常見心臟檢查比較+20間醫院及診所價錢比拼

50+人士健康

廣告

心臟檢查懶人包|心臟病在香港最常見致命疾病中居第三位,加上心臟病有年輕化的現象,每個人都有機會中招,因此定期的心臟檢查十分重要。心臟疾病的發展可能是無徵兆的,尤其是早期的心臟疾病。例如,冠狀動脈疾病可能在冠狀動脈狹窄達到70%以上時才會出現症狀。其他如心臟瓣膜疾病、心肌病、心律不整等也可能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定期的身體檢查和心臟檢查,包括心電圖、心臟超聲波等,對早期發現心臟疾病很重要。此文為大家詳細講解心臟病的常見症狀、高危人士,以及不同類型的心臟檢查,也會比較不同醫院及檢查中心的心臟檢查收費及檢查項目!

出現什麼症狀需要心臟檢查

以下8點均為心臟病的常見症狀。但近年心臟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加上部分心臟病患者是沒有症狀的,一旦病發隨時就有猝死的風險。因此年輕一族及沒有心臟病症狀的人士,亦建議定期做簡單的心電圖,以防萬一。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建議所有人可早於20歲開始接受部份簡單的心臟檢查。

  1. 胸痛
  2. 胸口不適
  3. 心跳過快或過慢
  4. 呼吸急促
  5. 背痛
  6. 頭暈
  7. 疲勞
  8. 腳或腹部腫脹
心臟檢查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心臟問題高危人士

若本身有以下情況,你會有較高風險患有心臟病,屬於高危人士,可以更加頻繁的做心臟檢查。也建議你不要吸煙,並應保持均衡飲食,減少進食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保持適當的體重和腰圍,和管理壓力,去減少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1. 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
  2. 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3. 超重或肥胖
  4. 有不良生活習慣,如飲酒或吸煙
  5. 家族有心臟病史
  6. 懷孕期間曾患高血壓/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

常見心臟檢查項目簡介

通常醫生會建議做最簡單、最不具侵襲性的檢查,如果發現有異常,再會安排其他心臟檢查去幫助診斷病因。而基本檢查通常會量度血壓、心跳及看心電圖。

常見心臟檢查項目1.心電圖

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常用的常規檢查之一,沒有副作用,價格也比較相宜。檢查時,醫護人員會透過電極貼,將心電圖機連接至患者的胸部及手腳位置。裝置會記錄心臟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微量電流訊號,以便分析患者的心臟是否出現問題。可以檢測到,心律不正,傳導阻滯,甚至是嚴重的症狀如急性心肌梗塞。

惟其準確率僅30-50% ,因有50%以上的病人心電圖表現正常,也無法顯示毛病的正確位置和嚴重程度,因此只能作為基本檢查。

心臟檢查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常見心臟檢查項目2.運動心電圖

運動心電圖是一種將心電圖檢查與運動結合的檢查方法,可用於評估心臟在運動負載下的反應。患者會在心臟醫師或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的監督下進行運動,如步行或跑步機等,同時會進行心電圖監測,以檢測心臟在運動時的反應。這種檢查可以幫助醫師診斷和監測心臟疾病,以及評估心臟病人的治療效果。

上面提到有些心臟病患者心電圖不會有異常。這是因為,有些人的血管狹窄程度不大,靜止狀態下測心電圖看不出心肌缺氧的狀況。只有在給予心臟壓力時,例如跑步增加耗氧量,才能看出來。所以運動心電圖較能準確地測試到心臟血管的功能。運動心電圖會利用儀器記錄患者進行運動時的心電圖,如果心臟的耗氧量超過供應量,心電圖就會顯示心肌缺血的變化。

此檢查會增加心臟負擔,因此有心絞痛、嚴重心律不正、血壓高及心臟衰竭的患者均不宜接受此檢查。一旦心電圖出現缺血改變、嚴重的心律不齊、心絞痛發作、血壓過高和降低等,就必須立即停止測試。

常見心臟檢查項目3.心臟超聲波

心臟超聲波(Echocardiogram)是一種無創性的檢查方式,透過超聲波的反射原理,觀察心臟結構、血流速度、心臟功能等等。訊號經電腦重組成圖像,以評估心臟機能。利用超聲波心動圖檢查可以獲得即時的影像,清楚了解心臟整體收縮的情況是否正常。也可以知道心瓣膜病引起的狹窄或倒流的情況,以及心膜炎時,心包膜內是否有積水等等。同時也能測量肺動脈內的血壓,幫助診斷多種與心臟和肺部有關的疾病。惟冠狀動脈則不能被顯示。另外身體過於肥胖或患有肺氣腫的病人不適宜使用此種方法檢查。

心臟超聲波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方法,無需穿刺或注射輻射物質,對身體沒有明顯傷害,通常不需要事先特別準備,因此相對便捷和安全。此外,心臟超聲波檢查時間相對較短,且檢查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疼痛感受。

常見心臟檢查項目4.心導管檢查—冠狀動脈造影(Cardiac Catheterization and Coronary Angiogram)

治療冠心病時,首先必須瞭解冠狀動脈的哪一部位發生何種程度的狹窄,才能決定治療方案。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正是瞭解這情況的方法,而且是很確的檢查方法。心導管檢查,也稱為冠狀動脈造影,是一種侵入性的檢查程序,用於評估心臟的功能和血管狀態。它通過插入一個薄管(導管)到心臟的血管中,使醫生能夠測量心臟內的壓力,以及觀察冠狀動脈的狀態和流量。

具體程序如下:

  1. 在患者手臂、腿部或頸部的動脈或靜脈插入一個薄的導管。
  2. 沿著導管引導到心臟的血管中。
  3. 在導管通過心臟血管時,醫生會注入一種特殊的染料,使心臟和冠狀動脈更清晰可見。
  4. 透過X光攝影機,醫生觀察染料注入到心臟和冠狀動脈的流動情況,以評估血管是否有阻塞或其他異常。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存有一定的危險性。雖然心導管是由柔軟的材料製成,但由於必須插入動脈,所以一定要住院進行檢查。檢查結束後,要預防大出血。檢查過程中使用顯影劑,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灼熱感。由於此檢查需配合X光進行,存在輻射風險,孕婦不宜受檢。此外檢查只須局部麻醉。過程中患者是清醒的,但為舒緩緊張情緒,醫生可能處方少量鎮靜劑。 因此檢查未必適合較年幼、較年長的患者。

常見心臟檢查項目5.心臟電腦掃描(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Cardiac CT)

心臟電腦斷層掃描(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Cardiac CT)是一種無創性的檢查方法,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技術,掃描圖像能以多角度影像重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弧型多角度影像重組(curve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投射顯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及立體影像(3D volume rendering)模式展示眼前。醫生能準確地評估冠狀動脈收窄之程度、粥樣斑塊之結構及其鈣化之幅度,預測度高。可以生成心臟三維影像,以幫助醫生評估心臟和血管的狀態。

在心臟CT檢查中,患者需要在掃描機中躺下,透過進行多次快速的X光掃描,生成一系列影像。這些影像可以經過三維重建,讓醫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臟和冠狀動脈的形態和結構,進而判斷是否存在冠心病或其他心臟疾病。

相較於心導管檢查等侵入性檢查,心臟電腦斷層掃描是一種無創性的檢查方法,避免了對身體的傷害和風險。此外,心臟電腦斷層掃描還可以快速、準確地檢測出冠狀動脈狹窄等心臟疾病,有助於早期發現和治療心臟問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不過,相對地,心臟電腦斷層掃描的成本相對較高,並且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存在放射線暴露的風險,孕婦不宜受檢;亦不適合對顯影劑過敏或腎功能衰竭之人士。

常見心臟檢查項目6.心臟核磁力共振(MRI Scan)

心臟核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ardiac MRI)是一種無創性檢查方法,利用強大的磁場和無痛的無線波來製作出心臟的精確影像,以評估心臟的結構、功能和血流狀況。與心導管檢查、心臟超聲波和心電圖等檢查相比,心臟核磁共振不需插入導管或注入造影劑,不會對患者產生輻射和過敏反應,且可提供更詳細和全面的心臟影像。

核磁共振成像因為對人體無創傷性,,並且無輻射性,已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超過二十年。心臟核磁力共振可以透過強力磁場、無線電波及電腦技術,從多角度拍攝心臟組織和結構。全面地檢查病人心臟的結構、功能、心肌灌注、心肌存活力、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等。

在心臟核磁共振檢查中,患者需要躺在一張特殊的檢查床上,身體會被置於一個巨大的磁共振機器中。透過磁場和無線波,機器會製作出心臟的橫斷面影像,可顯示出心臟的結構、大小、形狀、功能和血流狀況等細節,並幫助醫生檢測心臟的疾病,如心臟肥大、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塞、心臟瓣膜病等。

此檢查不涉及輻射,惟須使用顯影劑,故不適合對顯影劑過敏人士或腎衰竭患者;亦不建議懷孕12週以下的孕婦受檢。又例如,患有某些心臟病的患者可能無法接受這種檢查,磁共振機器可能對患者的金屬植入物和心臟節律器造成干擾,患者可能會感到有些焦慮或不適。此外,心臟核磁共振檢查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而且成本較高。因此,在進行這種檢查前,患者應向醫生詢問風險和利益,以確定是否適合進行這種檢查。

常見心臟檢查項目7.血管內腔超聲顯像術(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血管內腔超聲顯像術(Intravascular Ultrasound,簡稱IVUS)是一種醫學檢查技術,用於評估血管內腔的狀態。它使用一個可以通過血管進入身體的細長超聲探頭,將超聲波傳回計算機進行分析和顯示。

血管內超聲顯像,會通過細小的導管超聲探頭進入病變血管內觀察,能補充冠狀動脈造影不足之處,可得到血管的切面圖像。形成的圖像不但能顯示血管腔情況,還可以顯示其管壁的結構、厚度、形態等。更可以明確血管病變的形態,辨別斑塊組成的物質,對鈣化的識別非常敏感,能檢測疾病早期的存在,並能測量各項管腔實際面積之狹窄程度,評估對心功能的影響。相較於其他影像檢查技術,IVUS可以提供更準確和詳細的血管內部資訊,並且可以同時評估血管壁的結構和血流動力學,有助於醫生制定更加精確的治療方案。缺點是檢查的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費用比較昂貴。

20間私人醫院及診所 心臟檢查費用比較

公立醫院的等候時間比較久,下面列出了20間私人醫院及診所的心臟檢查,比較了他們的檢查項目和價錢。

醫院/醫療中心/診所 檢查項目 費用
嘉諾撒醫院 全身體格檢查、血壓量度、驗血、血糖檢測、腎功能測試、肝功能測試、血脂量度、心電圖及面見醫生等 HK$3,380 – HK$26,250
港怡醫院 體格檢查、胸部X光檢查、心肺功能檢查、驗血、腎功能測試、電解質測試、肝功能測試、糖尿病測試、血脂分析、痛風症檢驗、尿液常規檢查及報告分析等 HK$7,190 – HK$12,000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病歷評估及身體檢、血壓量度、靜態及運動心電圖、專科醫生解釋報告等 HK$4,835 – HK$11,700
養和醫院 體格檢查、驗血、血糖檢測、血脂量度、腎功能測試、肝功能測試、糖尿病測試、痛風症檢驗、心電圖等 HK$8,310
明德國際醫院 醫生進行身體檢查及跟進檢查、心耐力測試、心電圖、血壓指數量度、驗血、腎功能測試、肝功能測試、糖尿病測試、 HK$16,700 – HK$33,360
聖保祿醫院 體格檢查、驗血、血脂量度、腎功能測試、肝功能測試、糖尿病測試、胸部X光、心電圖等 HK$2,620 – HK$9,630
播道醫院 醫生健康評估、血壓量度、心電圖、肺部X光、腎功能測試、肝功能測試、驗血、血脂量度、糖尿病測試、痛風症檢驗等 HK$1,989 – HK$8,604
聖德肋撒醫院 體格檢查、驗血、血脂量度、腎功能測試、肝功能測試、糖尿病測試、胸部X光、心電圖、心臟超聲波、運動心電圖等 HK$4,980
中大醫院 專科醫生會診及解釋報告、血壓及體格檢查、驗血、血脂及膽固醇評估、糖尿病評估、肝功能測試、腎功能測試、痛風檢驗、靜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 HK$11,850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健康評估及報告、診斷影像、化驗、血糖及血脂測試等 HK$4,190 – HK$8,210
仁安醫院 專科醫生會診、血壓及體格檢查、驗血、血脂評估、糖尿病評估、肝功能測試、腎功能測試、痛風檢驗、胸部X光、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臟超聲波等 HK$7,300 – HK$9,730
浸會醫院 健康評估及報告、醫療造影及診斷、化驗、腎功能測試及膽固醇測試等 HK$6,780
寶血醫院 (明愛) 體格檢查、血壓量度、血脂及血糖檢測

專科醫生診症及解釋報告 +$300
超聲波掃描心臟檢查 +$2,625

電腦斷層掃描冠狀動脈血管造影檢查 +$6,900

HK$1,330
Bowtie & JP Health 心臟檢查:血葡萄糖 (空腹)、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 (直接)、三酸甘油脂、丙類反應蛋白 HK$680
仁和體檢 心腦血管防中風身體檢查 HK$1,770
加心康無創心臟篩查計劃 HK$800 – HK$3,200
心電圖 HK$340
運動心電圖 HK$2,710
卓健醫療 基本心臟健康檢查(含心電圖) HK$2,300
全面心臟健康檢查(含跑步心電圖及頸動脈超聲波) HK$4,500
香港婦檢.香港駿檢 心臟血管﹑冠狀動脈鈣化電腦掃描及頸動脈血管超聲波連全面身體檢查計劃 HK$8,200
心臟血管電腦掃描

心臟健康相關血液檢查 +$1,000

HK$4,500
中環專科體檢中心 精選體檢計劃(含靜態心電圖)

運動心電圖 +$2,300

HK$1,980
香港心臟中心 靜態心電圖檢查 HK$450
運動心電圖檢查 HK$2,600
冠狀動脈電腦掃瞄 HK$6,900
心臟超聲波檢查 HK$2,800
24小時心電圖檢查 HK$2,400
香港體檢 心臟病風險評估(含靜態心電圖) HK$1,030
進階心臟檢查 (含運動心電圖或心臟超聲波掃描)(由心臟科專科醫生進行) HK$2,930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資料或影片來源:各個醫院、衛生署聖德肋撒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