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病例在美激增 高傳染性高抗藥性 專家提醒4類人高危

50+人士健康

廣告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具抗藥性及致命性的「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在疫情期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傳播,已遍佈美國一半以上的州,成為緊迫的公共衞生威脅!這種病的致命率達6成,不容忽視。而本港亦有相關個案:香港在2019年6月底出現首宗耳念珠菌個案,之後相繼出現零星個案,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九龍西醫院聯網曾出現耳念珠菌爆發,至今本港已共錄得至少160宗個案。本文會列出6類高危人士、疾病的常見病症,以及預防方法,治療方法。

九龍醫院爆發耳念珠菌個案組群

九龍醫院發現兩名病人於3月21日分別確診感染耳念珠菌,隨後追蹤發現另外6名病人帶有耳念珠菌,但沒有感染徵狀。共有8名病人介乎75歲至97歲,其中一人已出院,其餘7名病人仍留醫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醫院已向醫管局總辦事處和衞生防護中心呈報,並會加強清潔及消毒相關病房等工作,加強病人及環境篩查,並嚴格執行接觸傳播防護措施。

美國一半州份出現個案 疫情助長傳播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一種,2009年首次在日本一名病人的外耳道分泌發現,現在已經在全球40多個國家蔓延。美國CDC研究員周一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指出,2019年耳念珠菌感染個案有476宗,到2020年增加至756宗,2021年則為1471宗,而2022年也有2377宗通報個案,顯示傳播情况持續升溫。目前全美有一半州份出現病例。

耳念珠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CDC官員稱新冠疫情可能助長耳念珠菌散播,這種真菌常黏附於護理袍、手套和其他個人防護裝備。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這些裝備供應短缺而重複使用,助長散播。耳念珠菌對大多數抗真菌藥有耐藥性而且難以被發現,與其他念珠菌相比,耳念珠菌生命力頑強,可在不同環境生存,亦能抵抗一般消毒劑,因此容易在醫院及療養院等地方傳播。一旦感染,死亡率相當高。

感染耳念珠菌常見病症 4類人士屬高危

念珠菌是一種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的真菌,尤其在濕和暖的環境;亦常見於人體口腔、消化道、皮膚及女性陰道。一般來說,這種真菌不會對健康人構成威脅。但病重的人、長期或經常住在醫療機構,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感染耳念珠菌的風險較高;此外使用導管、呼吸管等侵入性醫療設備的人也更容易受到感染。

耳念珠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感染耳念珠菌5大病徵

感染耳念珠菌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等,就會加重,如果不幸擴散到血液或心臟等器官,可能直接死亡。據CDC數據顯示,1/3耳念珠菌感染者在90天內病逝。但由於感染者還有其他不同的健康問題,無法判斷感染耳念珠菌是否直接死因。若感染時,皮膚上有傷口或者身上連接導管,例如尿喉、中心靜脈導管或其他入侵性醫療用具,耳念珠菌就有機會進入血液,引起入侵性感染。

感染耳念珠菌的症狀包括:

  • 頭暈
  • 發燒
  • 疼痛
  • 疲勞
  • 血壓偏低 可能會引發血液、傷口和耳朵等感染,但只從症狀無法確診,需透過檢驗。此外,目前未確認是否會導致肺部或膀胱感染。
耳念珠菌
(圖片來源: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耳念珠菌感染常見治療方法及預防方法

耳念珠菌對大多數抗真菌藥有耐藥性,對常用的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兩性黴素B、棘白菌素類的耐藥性分別約90%、30%和少於5%,令治療相對困難。另一個問題是,識別耳念珠菌感染相當困難,它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其他真菌,從而導致錯誤的治療。如果病人出現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通常需服用兩星期抗真菌藥物。

耳念珠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CDC建議經常出入醫院的人士常洗手,保持手部衛生:肥皂和含有酒精的消毒劑,對付念珠菌都相當有效。CDC提醒戴手套並不是有效的預防方法。作為公眾人士,我們也可以保持良好作息、均衡飲食,去提升免疫力。另外醫院亦應該重點關注共享移動設備,例如血糖儀、血壓袖帶。

資料來源:

CDC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資料或影片來源: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