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沉默殺手高血壓!心臟科醫生建議每半年量血壓一次

健康

廣告

平時經常聽高血壓,以為一定係食得多重口味食物所致,而又有人話食某食物可以降血壓,其實統統都係謬誤!實情高血壓係無聲殺手,平時無痛無癢,往往去到嚴重併發症出現至知嚴重!加上血壓有升冇跌,為免長期食藥,惟有調節飲食及多運動,及早預防,不容輕視!

醫生建議常人每半年就要量血壓一次,可以自行購買家用的血壓計, 價錢約數百元, 如量出上壓超過140mmHg及下壓超過95mmHg, 則屬高血壓,應及早求醫。

1

仁安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李少隆指,高血壓並無明顯病徵,而且會迸發出多種跟血管有關的疾病,所以又有無聲殺手之稱。

原發性患者佔九成

香港人生活節奏緊張,尤其是辦公室一族,平日室內工作少運動,加上飲食以重味及多油的快餐為主,所以身邊總有一兩個人有高血壓,患者佔全港人口的1成多。凡血壓上壓超過140mmHg 或下壓超過95mmHg 者,均屬於高血壓,其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者,當中有98% 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屬前者,主要是體內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影響荷爾蒙分泌,從而令血管收縮,從而引起其他病;而後者主因是腎血管收縮而令腎上腺素分泌不正常,或者主動脈收窄等,當繼發性高血壓的源頭病治癒後,血壓就會恢復正常。

病因未明肥人易中招

雖然醫學界暫時仍未百分百確定引致高血壓的成因,但有機會與遺傳、精神緊張和肥胖有關,並且肯定「非單一因素」而致病。仁安醫院心臟科醫生李少隆就表示:「肥人相對瘦人較易中招,因為其體形較大,而心臟需要更大力泵,血才可走勻全身,所以負荷較大,而新陳代謝加速及荷爾蒙分泌過多,也會令血壓上升。一般患者主要靠長期食藥令血管放鬆,從而控制病情,但一斷藥即打回原形。」換句話說,即是高血壓是個「不能根治」的病,就算做齊戒煙酒、飲食清淡和多做運動外,永遠也只可以靠藥控制病情,不能在斷藥的情況下把血壓減回復以前的水平。

血管在長期處在處於高壓,心臟而需要更費力的收縮,日積月累下最終會變成右手邊的肥大心臟,心肌彈性變差,心臟容易缺氧,如果不加以控制,更有機會變成心臟衰竭。

3

近年引入香港的「腎血管神經射頻消融術」,是久藥無效患者的喜訊,透過阻止大腦向神經發出荷爾蒙腎素分泌的訊息,從而降低血壓。

新手術消腎神經減血壓

雖然人人都知道防患未然,但弊在血壓超標多倍也不會直接令身體有痛楚或病徵,難以察覺防不勝防,一般透過身體檢查才得知,而李醫生就建議最少每半年定時量血壓一次。長時間的高血壓,有機會令腎同心臟功效減弱,而且不能扭轉惡化的病情,常見併發疾病有中風、視網膜病變、心臟衰竭及腎衰竭等,共通點都是因為血壓過高令血管收縮、老化或硬化等所致,嚴重者更有機會出現爆血管及心臟肥大。

對於使用三類不同降血壓藥物治療後,仍未見其效的頑治性高血壓患者,李醫生指,目前醫院最新引入的「腎血管神經阻斷術」,是對該病突破性的微創治療。基於腎血管周邊的交感神經對血壓有着重要影響,手術透過導管進入腎動脈血管壁,再發放射頻能量,從而阻斷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阻斷腦部中央神經收發和腎臟交接的交感神經訊息,不能再控制腎臟增加荷爾蒙腎素分泌,從而達至降血壓的治療效果。

5

仁安醫院駐院營養師李向明指,暫時沒有單一食物可以降血壓,要做運動配合多元化飲食才有效,而且具抗氧化功效的食物亦有幫提升血管健康。

高鈉飲食並非「主謀」

有人經常會說吃得重口味,鈉吸收過量就一定會患上高血壓,但原來一直係謬誤!仁安醫院駐院營養師李向明(Joy)就表示:「雖然過量攝入鈉質會影響血壓,但正常人不會單單因為食得鹹而患上高血壓。過量攝入鈉質只是許多風險因素中的其中一項。患者要戒是因為避免高上加高,普通人只需維持適量攝入鈉質就可以。而實際上,許多高血壓患者也是BMI(體重指數)超標,所以普通人想從飲食入手預防高血壓,保持健康的體重,戒高脂飲食係非常重要。」而對於有人指某些食物有降血壓的功效,Joy 亦認為沒有科學證實單一食物可以降血壓,但吃多元化的蔬果是需要的,而且以多吃一些有抗氧化功效的食物,令血管的彈性升高,更有助保護血管,對抗高血壓。

鈉質會令體內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要盡量避免攝取過多,但就不是原發出高血壓的成因。

常見謬誤

謬誤: 老人家先有高血壓,後生仔應該冇事嘅!
正解: 高血壓患者不分年齡,飲食高脂高鈉就有機會患上。老人家由於新陳代謝較慢,加上活動力有限,所以肌肉少脂肪多,患上高血壓的機會也較大但不代表後生仔就冇事。

謬誤: 肥人就話易中招,咁我咁瘦實冇事嘅!
正解: 肥胖人士的確較易患上高血壓,但不代表瘦人就沒有患上的機會,因為高血壓的成因醫學界至今仍未明確,可以是遺傳或由腎病所引起。

謬誤: 患者食藥就得啦,唔使戒口同做運動!

正解: 有效控制高血壓需要健康的生活習慣來配合,定時食藥是必須,戒煙酒、高鈉及高脂食物等亦然,還要透過做運動控制體重。

6

 

撰文:林斌
相片:新傳媒資料室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