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麻痺

大腦麻痺女生 艱苦求進慰慈母

熱話

廣告

患有大腦麻痺症兼輕度智障的黎文斯是隻小鳥,單純、開心、愛四處探索,可是,這隻小鳥是折翼而且不能歌唱。文斯困在小框框中,沒有自理能力,亦不能用言語表達,十五年來,肢體受到極多限制。可幸,這隻小鳥擁有無比的毅力,加上有大樹遮蔭,媽媽、老師、治療師化身樹林在旁扶持着,讓她用獨有的方法學習,一小步一小步向前行,漸見進步。

大腦麻痺

因腦部受損所導致,每1,000名嬰兒中,約有2至2.5名患有此症。患者發展緩慢,會出現肌肉張力異常,身體各部分變得僵硬或無力,或有不正常的反射動作,甚至出現肌肉攣縮,即肌肉長期痙攣或欠缺活動,導致肌肉生長緩慢,追不上骨骼生長,以及身體自主困難、吞嚥困難、智障、表達理解或發音困難等問題。

資料來源: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

用眼神及表情溝通

「我鍾意上學,最鍾意科目及最叻是數學,平時鍾意望同學打波,因為我不可以自由郁動打波。我取到進步獎很開心,有跟媽咪一齊食壽司刺身慶祝,而近期報名參加活動可以去台灣,第一次去旅行、第一次坐飛機,非常期待,媽咪講笑沒空閒陪我去,沒得去旅行,雖然明知媽咪講笑,但我非常傷心。我喜歡媽咪,不過,有時候她說我壞話,我就不開心。多謝你們訪問我,再見!」不能用言語的文斯,跟媽媽、老師及言語治療師一起參與訪問,以上是她在整個訪問中所表達出來的,筆者配合了文斯媽媽及老師的補充,並觀察文斯的表情,加以詮釋出來。

文斯的輪椅前有一塊輔助溝通器材工具,有三十二格圖像配文字,例如「開心」、「傷心」、「我很好」、「打電腦」等等,每格都有小紅燈,紅燈會不斷循環亮起,當紅燈到達文斯想表達的圖像時,她郁動頭部拍向右邊的單拍掣,就會播放出相關文字,由於局限於三十二個早預備的字詞,加上需要等待電腦紅燈掃描差不多整個板面,才能選取指定項目,可想而知,文斯表達所想多耗心力及時間。

母女心連心相依

文斯媽媽十五年來一直伴着女兒身邊,不用器材工具,單看女兒的眼神及表情已知道女兒正想甚麼,看她們互動,可能只是一個笑容、一下撅嘴,旁人已感到非常窩心。母女間的默契是媽媽用了很多淚水與心血換來的。「文斯在內地出生,醫生沒有明確說她有甚麼問題,只叮囑我小心照顧她,加上沒有太多金錢讓她留醫,很快接她回家照顧,一歲前不太難湊,好像幼兒BB長不大,當時除了看醫生,也試過土法偏方食藥等等,雖然心裏一直希望女兒康復,至今有時也這樣想,但當然沒有效。」文斯媽媽説。

為了女兒以及考慮種種因素下,文斯一家定居香港,一歲多的文斯在港接受治療,才確診有大腦麻痺,需要接受物理、職業、言語多方面治療。女兒缺乏自理能力,起居飲食、洗澡如廁等等大小事統統由媽媽照顧,日漸長大到學習適齡階段,擔心事愈來愈多。近年,文斯爸爸拋妻棄女,不再探望女兒,現時兩母女相依為命,加上擔心女兒健康惡化、自己健康問題,媽媽承受壓力不輕,看着女兒,回想這一切,淚水不禁在眼框轉。

共同承擔壓力

「記得之前老師竟然要她帶一隻生雞蛋回校,溝通很久我才知道,當時覺得是整蠱我嗎?最後成功帶回校,老師都覺厲害。之前文斯讀書,我跟她一齊學,好像打九方輸入法,文斯打一個字隨時花十分鐘,有時改以我給她幾個選擇,問哪個拆字方法才對,她用眼神告知我,一起合力做功課,其實,我自己都不懂九方,跟女兒一起學。」文斯自己不受身體局限,非常投入學習,回家立即做功課,亦很愛上課及跟同學玩耍,媽媽看在眼內,再苦也跟女兒一起學習。

媽媽的壓力來自女兒學習外,更多來自健康問題。「我要經常替她拉筋,要避免攣縮、肌肉繃緊,由於她身體不受控,不懂借力,替她拉筋時,我非常花體力、需要整個人壓着她,加上需要抱她上床坐輪椅等等,持續這樣多年,我現時關節肌肉疼痛,須經常看醫生,真擔心女兒健康,又擔心自己健康差照顧不到她……」文斯媽媽慨嘆。

努力不懈 毅力驚人

雖然文斯有輕度智障、不能言語,但她把媽媽的無私付出看在眼裏,以努力學習回饋媽媽,用行動證明自己的潛能與價值,老師與治療師對她有很高的評價。前班主任結貞老師說:「文斯學習過程很困難,需要很專注控制四肢動作,別人試幾次,她可能需要嘗試百次才可以做得精準,科技進步,配合努力學習不同工具,三年間,她已經可以打字、上網查資料、看影片等等,沒有受自己限制影響,很厲害,同時她鼓舞我們教育工作者,堅持教育理念。」

言語治療師何姑娘表示:「文斯用單拍掣,控制頭部,考慮到為免加劇頸部勞損,加上豐富表達力,現時文斯上課時學習用另一部機器,以眼球瞳孔控制電腦輸入指令,由要郁動改成不准動,對她來說是大挑戰,不過,她成功做到。」學習態度良好、成績出眾,加上待人有禮,早前,學校推薦黎文斯參加「蜆殼/港島青商展能學童獎學金」,成功獲得最佳進步獎。

蜆殼/港島青商展能學童獎學金
1981年成立,目的是獎勵克服身體障礙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鼓勵他們認識教育的重要及發揮潛能來服務香港社會,展示共融社會,獎學金設有「傑出展能學童獎」、「最佳進步獎」、「最佳融合教育學生獎」和「關懷融合學生獎」。

開心果可人兒

文斯是個開心果及窩心的孩子,老師們一致評價她學習出色外,更高度欣賞她的品行。結貞老師表示文斯待人有禮,每次見到教職員都會展示親切及燦爛的笑容,當她察覺到老師或姑娘不適,雖然不能有實際行動幫忙,但展現關懷的表情,讓人暖在心頭。另外,她很得同學喜愛,打破言語的限制,結識很多好朋友。媽媽在旁細聽着老師對女兒的讚賞,不禁覺得欣慰。媽媽笑言:「是這樣嗎?有那麼叻?我覺得她學習很辛苦呢!」文斯撅嘴像在投訴媽媽低估自己,不久,她忍不住笑起來,像開心大家在讚賞她、認同她的努力。她的堅毅與努力,相信是用來感謝媽媽一直在她身邊。多年辛苦照顧女兒的媽媽,現時看見女兒獲獎、備受老師及同學喜愛,總叫感到安慰。

香港紅十字會特殊教育及復康服務
始於1954年為病童提供教育服務的醫院學校,其後開辦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及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專為腦部受損或由其他原因導致身體殘障、不能適應一般學校環境及設施的兒童而設,提供復康、主流課程及特殊課程等教育服務。

後記:母女在一起
訪問一星期後,媽媽跟文斯一起到台灣去。是次活動由社工、老師陪同下,帶領一些身體殘障的學生外遊,希望他們能放眼世界。文斯表示非常期待,而媽媽表示這也是她第一次外遊,同樣期待。兩母女即管暫時放下憂慮,享受一下。生活總要過,何不笑着過?

●撰文:Esther Ngan
●攝影:黃大立(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