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 匯景花園

珍惜生命|媽媽驚揭兒子房間內輕生大驚報警 男生輕生原因惹關注

熱話

廣告

本港不幸發生學生輕生事件,引起社會關注。

媽媽揭發兒子家中房間輕生

事發在昨日(10日)早上,警方接獲藍田匯景花園8座一名媽媽報案,指自己的兒子在住所單位內以皮帶繩自縊。18歲男青年姓溫,經證實是在住所房間內以皮帶繩上吊,警方及救援人員抵達後隨即將他送往聯合醫院急救。

珍惜生命|18歲港大女留遺書後高處墮斃 死者身份背景曝光 附港大回應

藍田 匯景花園 18歲少年被送往基督教聯合醫院。(圖片來源:地圖)
18歲少年被送往基督教聯合醫院。(圖片來源:地圖)

現場沒有發現遺書 18歲少年輕生原因惹關注

現場沒有發現遺書,暫時不清楚18歲事主輕生的具體原因,但據悉他近期因學業問題感到情緒低落,因而輕生。事件目前由警方跟進,聯合醫院正全力搶救少年。

藍田 匯景花園 藍田匯景花園(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藍田匯景花園(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珍惜生命|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公布中小學生輕生數據 家長震驚 附4項支援措施

家屬與專家呼籲加強情緒支援

學童輕生事件再次引發公眾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視。若有情緒困擾或危機,歡迎致電相關機構求助。生命珍貴,每個人都值得被關心,社會應給予適切支援,避免悲劇重演。

不少青少年及其家屬在面對精神壓力時難以啟齒。臨床心理學家呼籲家長與師長多加觀察孩子情緒,以及時尋求專業幫助。社區亦可加強預防自殺的宣導與情緒健康教育。每一次事件的背後,都是一個等待被關心和理解的年輕生命。

16個學生常見自殺徵兆 家長應如何防止? 附5招停止自我傷害

藍田 匯景花園 生命熱線曾介紹有助保持精神健康、減壓的幾種方法,包括保持社交、壓力處理、培養興趣、發掘美好時刻、盡早求助。(圖片來源:Facebook@生命熱線 Suicide Prevention Services)
生命熱線曾介紹有助保持精神健康、減壓的幾種方法,包括保持社交、壓力處理、培養興趣、發掘美好時刻、盡早求助。(圖片來源:Facebook@生命熱線 Suicide Prevention Services)

學童輕生案或創新高 曾11分鐘2人墮樓亡

近數年社會越來越關注精神健康的課題, 尤其是青少年。去年,本港發生多宗學生自殺案件,疑為五年來最高。除了中學生之外,近日更有兩名大學生於大約11分鐘內,先後在兩間大學墮樓身亡。有議員非常關注本港學生自殺案件,質詢政府自去年12月推出的3層應急機制效果。此外,社會亦關注學童的精神健康問題。

家長注意7大學童輕生徵兆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求診個案急升

從2019至2020年度,醫管局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門診的求診人次達到40,300宗,至2022年,該專科的年度新增門診人次更是高達13,510宗。求診的青少年中,除了有過度活躍、自閉等問題外,還有15%的患者是抑鬱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為了更有效地支援此類青少年,教育局在其三層應急機制中特別加強了精神專科醫療支援,令校長能夠直接將個案轉介至醫管局的精神專科,從而讓青少年及時獲得必要的醫療幫助。

藍田 匯景花園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教育局強調家長須注意4大重點

教育局推出了針對中學生家長的《家長教育課程架構》(中學),強調家長必須注意「認識兒童/青少年發展」、「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愉快及均衡的發展」、「促進家長身心健康」及「促進家校合作與溝通」這四個核心範疇。

該架構指出,家長是保護子女精神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應與子女建立穩固的信任和支持關係,使他們能夠向父母坦誠相對,敞開心扉。此外,又提醒如果家長察覺到子女出現想了結生命的徵兆及警號,應立即尋求學校和社區的專業幫助,特別是在懷疑子女有輕生念頭時,更應迅速尋求緊急醫療支援。

16個學生常見自殺徵兆 家長應如何防止? 附5招停止自我傷害

藍田 匯景花園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教育界的積極回應

針對這一教育架構,教育界也積極推出了一系列小知識,提醒家長警覺中學生早期的精神健康徵狀,如有否失眠、抑鬱和厭食等表現。同時,教育界鼓勵家長加強對青少年的心理輔導,勸導他們量力而行,拒絕過度的壓力,以保持心理健康。

學童精神健康出問題3大早期警號

  1. 學童有否出現睡眠失調
  2. 學童有否出現成績倒退
  3. 學童有否出現經常缺課

上述都是精神健康受困的早期警號,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熊思方認為在學童出現這徵狀時,宜及早介入。學校亦應優先考慮學童的心理健康和適應力,避免側重學業成績。常見風險因素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父母有明顯臨床情緒困擾、兒童及青少年自身有睡眠失調,以及學業困難(如重讀、停學或缺課)。非華裔青少年則有較高風險患焦慮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公布中小學生輕生數據 家長震驚 附4項支援措施

藍田 匯景花園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家庭及學校如何做?

全面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政策需要家庭和學校參與,並需關注文化差異和睡眠健康認知不足等問題。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 生命熱線:2382 0000
  • 明愛向晴軒:18288
  • 社會福利署:2343 2255
  •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 0000
  • 東華三院芷若園:18281
  •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 「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 噏」:http://www.openup.hk

圖片來源:地圖、維基百科、Facebook@生命熱線 Suicide Prevention Services、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