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颱樺加沙|打風玻璃窗貼膠紙點黐有用?港專家2招「咁黐最穩陣」附天文台簡易防風法
超颱樺加沙|內地料樺加沙登陸時間及具體地點 附天文台掛風球時間 幾時十號波?
打風貼膠紙|市民喺玻璃窗貼膠紙又嘥時間又嘥冇用?
原來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的網頁中,曾經向市民解釋是否應該在惡劣天氣期間在玻璃窗上貼膠紙,當中就表示
「It is a waste of effort, time, and tape」(這是浪費力氣、時間及膠紙)
專家表示,原來此舉動只會稍微強化玻璃抵禦強風的壓力,不過當玻璃被吹到爆裂時,就未必提供實質的保護作用,因此呼籲市民應該要用防風閘遮蔽窗戶,這樣比在窗上貼膠紙更加實際。
超颱樺加沙|港人超市瘋搶掃貨被指似災難片 貨架全空唯獨1物無人買
打風貼膠紙|理大前機械工程系工程師回應
對此,香港理工大學前機械工程系工程師盧覺強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外國與香港情況不一樣,因為他們一般在窗外加上防風檔,因此在窗戶上貼上膠紙沒有額外作用,想返香港一般不會加設防風檔,所以貼上膠紙就具有一定的效用。此外,盧覺強表示以「交叉」或「格仔」形式貼上膠紙,可以增加玻璃窗的承受力,以及萬一不幸碎裂,可以盡量保持玻璃碎片呈現大塊的形狀,減少受傷機會。
超颱樺加沙|風力達17級或隨時多次登陸 天文台:明中午前後掛1號風球 附路徑
打風貼膠紙|米字形貼法流傳原因
面對颱風襲港,許多市民選擇在玻璃窗上貼膠紙防止破裂,但貼法到底有何竅門?有學者指出,米字型貼法既節省膠紙又能提升防護效果,成為網民熱議方法。香港理工大學前工程師盧覺強教授曾於天文台2016年播出的《氣象冷知識》第143集短片中示範「簡易防風法」,建議大家在玻璃中央聚焦貼膠帶,細節更值得留意。
網民普遍認為,防風最重要是加強玻璃中心點承托,「先貼米字再加井型都無不可」。這樣貼法不但集中膠帶於受力點位置,有助分散外力,還可留住部份透光空間,比全窗蒙膠紙更適合香港常見家居設計。
超颱樺加沙|風力達10號風球 家長打工仔急籲停課停工X日?附教育局消息
打風貼膠紙|盧覺強示範防爆窗步驟
根據盧覺強的分享,玻璃之所以破裂,常見原因包括強風吹襲導致飛散雜物撞擊或出現共嗚效應。貼膠紙則能改變玻璃的自然頻率,有助減少共嗚產生,保護窗戶結構。他提到最佳貼法是以膠帶呈米字型分佈於玻璃上,既節省膠帶,亦保留一定採光,適合香港家庭操作。
打風貼膠紙|貼膠紙小技巧及誤區
不少人誤以為大面積覆蓋更安全,其實正確貼法反而要集中力點分佈,米字型結構更利於減震。專家亦建議,若家中有條件可在玻璃背面加橫條承托,雖然操作較複雜,但防護力亦有所提升。不過大多數家庭仍可直接採用米字型貼法,簡單又實用。
超颱樺加沙|天文台提高至12級颶風達10號風球 專家:或提早掠過港澳 附最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