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兒童

幼稚園提升政策透明度 家校溝通零距離!

教育

開放心門交流 讓守護成為雙向力量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基石。過去一年,全港近50間幼稚園參加了國際培幼會(香港)的「守護兒童學校」支援及嘉許計劃,從四大範疇展開工作,積極地為小朋友打造一個安全的校園環境。在「守護兒童優質學校」系列中,我們介紹了不同幼稚園在政策、程序、及人員文化推廣等範疇的工作。但除此之外,家長的支持才能成就雙向的守護力量,令安全網再無漏洞。因此,來到本系列的最後一章,我們不妨一起看看————明愛鯉魚門幼兒學校、福來邨錦全幼稚園、協康會上海總會康苖幼稚園、建生浸信會白普理幼兒園、聖公會荊冕堂葵涌幼稚園、仁濟醫院明德幼稚園這6間學校,在積極推行「守護兒童政策」時,如何從校園政策、師資培訓到家長教育,建立全方位的保護機制,因此成為其中6間「守護兒童優質學校」。另外,在推行不同守護兒童政策及工作坊後,這些學校亦不約而同地發現不但家校溝通明顯增強,不少孩子亦變得更善於表達疑問與感受,同時掌握了保護自己的方法。

守護兒童優質學校:明愛鯉魚門幼兒學校

明愛鯉魚門幼兒學校一直重視兒童的全人發展,而在2024-25學年更是重點推動健康校園氛圍。學校更透過參與國際培幼會的「守護兒童學校」支援及嘉許計劃,在其幫助下先後為教師提供共四次的培訓、為家長舉辦工作坊,使雙方對保護兒童的責任和《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有更一致的認知。

此外,學校亦透過舉辦「品格小天使」、「七色水果月」、「健康食譜創作」及「身體加油站」等多元化活動,致力培養幼兒的良好品格,並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教師團隊更善用國際培幼會提供的教學資源,包括兒歌、短片、布偶及情景圖等,靈活地融入日常教學中,引導幼兒認識自我,提升其自我保護意識。

透過一連串的活動及措施,將老師、家長和孩子緊密連在一起,不但讓大人更懂如何保護孩子,更重要的是打通了家校之間的溝通橋樑,讓雙方成為教養路上的好夥伴,齊心為孩子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長園地。

守護兒童優質學校:福來邨錦全幼稚園

對福來邨錦全幼稚園而言,守護兒童是整個學校社區的共同責任,因此學校不僅為全體教職員,由校長、老師至工友提供培訓,讓大家清晰理解兒童權利及相關法例,更從管理層面著手,制定清晰的保護兒童政策,確立了具體的問責機制。

學校深信,這份責任需延伸至家庭,所以透過舉辦「守護兒童工作坊」,積極協助家長掌握正確的管教與照顧技巧,明白保障子女安全的重要性,讓家校成為緊密的合作夥伴,共同為孩子築起安全的防護網。同時,學校透過輕鬆的「愛錫身體我至叻」工作坊,以遊戲方式引導幼兒學習保護自己,分辨友善與不友善的接觸。這種由學校政策、教職員、家長至幼兒的全面參與。

守護兒童優質學校:協康會上海總會康苖幼稚園

協康會上海總會康苖幼稚園十分強調守護兒童是全校上下共同承擔的責任,除了要求全體教職員持續進修多個保護兒童培訓課程,更透過清晰的內部政策與行為承諾書,將這份責任具體落實到日常工作中。除此之外,學校更為家長舉辦多場講座及工作坊,並提供相關書籍資源、在校內張貼有關保護兒童的告示板,致力與家長同步更新保護兒童的知識與技巧。學校亦特別設計「愛家護孩 DoReMi」性教育課堂、生動的繪本故事及互動歌曲,教導幼兒認識身體自主權,學會保護自己。

參與計劃後,校方觀察到全校師生及家長對保護兒童的意識顯著提升,彷彿為孩子們披上一層無形的「防禦衣」。即使完成計劃後,學校仍繼續堅守這份承諾,持續為孩子營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

守護兒童優質學校:建生浸信會白普理幼兒園

建生浸信會白普理幼兒園期望在校園中營造更安全、更關愛的氣氛,並在孩子的生命裡散播鼓勵與正向能量,讓他們學會自我保護及關懷他人。在守護兒童層面上,學校特別透過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互動方式,引導幼兒學習表達感受與尋求幫助;同時在校園設置「守護兒童小提醒」,將身體自主、網絡安全等知識融入日常環境。這些措施讓孩子們逐漸學會在遇到困難時主動向信任的成人求助。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見證了許多令人鼓舞的轉變:原本內向的幼兒開始勇敢表達自己,與同學爭執時懂得主動向班主任尋求協助;家長們從初期的試探與觀望,到後來願意主動分享,彼此間的支持日益濃厚。校園整體的守護意識提升,就連校工等職員也掌握了基礎的保護兒童知識。這種全校上下齊心協作的氛圍,讓守護兒童不再只是口號,更是在每個人心中埋下種子,成為每個人自覺行動的驅動力。學校未來亦會持續深化家校合作,把這份守護的責任轉化為持久的校園文化。

守護兒童優質學校:聖公會荊冕堂葵涌幼稚園

聖公會荊冕堂葵涌幼稚園希望透過參加此計劃,令學校成為一個更安全、包容及充滿關愛的地方。透過多元活動,提升師生及家長對兒童權利的認識,全校上下一心實踐守護兒童的措施。例如在「我和狗狗有個約會」活動中,幼兒不僅學習與動物安全相處,更透過認識身體界線,建立起自我保護的意識。老師們也設計各種情境遊戲,讓孩子們在互動中學會表達感受、尋求幫助,就連平時較內向的幼兒,也開始願意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

學校更設立家校溝通平台,讓家長能隨時與學校分享孩子的需求與意見,更提供多場講座,幫忙家長更了解如何關心孩子的情緒與需求。家長變得更主動與學校實行家校合作,共同為幼兒營造友善有愛的學習環境。

學校發現,這些活動帶來全方位的改變。幼兒不僅懂得在遇到困難時勇敢說「不」,更學會了互相尊重與關懷。有家長分享,孩子回家後會主動分享學到的保護方法,甚至提醒家人要尊重彼此的隱私。幼兒之間的互相關愛明顯加強,師生及家校關係亦更緊密,這種成長,正是學校與家庭最樂見的成果。

透過教師培訓、家長講座與校本活動,學校建立了完整的守護網絡。未來亦將繼續與家長攜手,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安全、尊重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守護兒童優質學校:仁濟醫院明德幼稚園

仁濟醫院明德幼稚園在參加「守護兒童政策」計劃後,亦做了很多具體工作,例如所有教職員都必須通過性罪行紀錄查核,並簽署守護兒童聲明。更重要的是,家長們也成為守護孩子的重要夥伴,曾有家長在公園看到獨自玩耍的學校幼兒,立即通知校方,雖然最後是虛驚一場,但顯示出家校之間已建立起緊密的守護網絡。

(圖片來源:)

幼兒在保護自己的意識上亦有了明顯進步:K1的小朋友學會認識自己的身體,懂得欣賞自己的成長;K2幼兒透過活動學習愛護身體的重要性;K3孩子更透過角色扮演,模擬遇到陌生人時該如何應對,真正將保護意識融入生活。

這些改變讓孩子不僅學會保護自己,更學會尊重他人。許多家長都發現,孩子回家後會主動分享學到的自我保護方法,甚至提醒家人要注意安全。

讓保護的種子生根發芽

守護兒童的旅程,是一場充滿愛與責任的接力賽。當學校訂立清晰政策、教師提升專業知能、家長成為堅實後盾,這股由各方匯聚的力量,正為孩子們築起最安心的成長防護網。從認識身體自主權到學會勇敢說「不」,從培養同理心到建立求助勇氣,孩子們點滴的轉變,見證了家校攜手的豐碩成果。

計劃獲得近50間學校踴躍參與支持(按此查看完整名單

更多「守護兒童優質學校」的相關介紹,請留意「守護兒童」系列。

(Presented by PLAN)

圖片來源:國際培幼會(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