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中醫防治指南:湯水+按穴位助你未病先防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黃帝內經‧素問》流行性感冒是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本港流感高峰期一般是在每年的冬季1-3月及夏季7-8月。從中醫學的角度而言,「邪氣」即是細菌、病毒,「正氣」等於人體免疫力。當身體正氣不足,抵抗邪氣的能力減弱,邪氣乘虛而入,侵入人體而發病。相反,當身體正氣充足於體內,邪氣無法干擾人體。
冬季流感|充分休息 飲食清淡 切忌胡亂服藥
流感患者需要充分休息。盡量飲食清淡,避免進食生冷寒涼、油膩煎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去人多擠逼的公眾地方。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尤其是長者、兒童及長期病患者等高危人士,如出現持續高熱不退、呼吸困難、胸痛、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必須盡快求醫。當出現流感症狀時切勿自行胡亂服藥,及早求醫才是最佳治療方法。
冬季流感|三款湯水推薦 補養正氣
1. 黨參北芪淮山雞湯
黨參1兩、北芪1兩、陳皮3片、淮山1兩、麥冬半兩、杞子半兩、紅棗5粒、雞1隻
【適合】肺脾虛弱,正氣不足,容易感冒人士,四季皆宜。
【功效】健脾益氣養血
2. 五指毛桃無花果粟米紅蘿蔔湯
五指毛桃1兩、准山1兩、芡實1兩、薏仁1兩、紅蘿蔔1條、粟米1條、無花果3個、陳
皮3片、瘦肉4兩
【適合】脾虛濕盛,大便黏膩,四肢困倦,舌苔厚膩人士,四季皆宜。
【功效】健脾祛濕
3. 栗子淮山杞子烏雞湯
栗子半斤、淮山1兩、蓮子1兩、南北杏半兩、蟲草花半兩、陳皮3片、杞子半兩、蜜
棗3粒、竹絲雞1隻
【適合】肺脾不足,陰虛燥熱,咽乾燥咳少痰人士,秋冬尤宜。
【功效】健脾益肺,滋陰潤燥
冬季流感|按壓穴位 強身健體
風池
功效:緩解頭痛、頭暈、肩頸痛。
位置:在後枕部兩側入髮際一寸的凹陷中。
按摩方式:用大拇指指腹按揉。
時間及次數:每次1-3分鐘,每天3次。
合谷
功效:緩解頭痛、鼻塞流鼻涕、腸胃不適。
位置:位於雙手手背虎口處。
按摩方式:用大拇指指腹按揉。
時間及次數:每次1-3分鐘,每天3次。
足三里
功效:強壯保健,舒緩腸胃不適。
位置:位於在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大約四指寬的位置)。
按摩方式:用拳頭敲打,或大拇指指腹按揉。
時間及次數:每次1-3分鐘,每天3次。
冬季流感|預防流感 增強抵抗力
日夜溫差大,或經常出入冷氣地方,氣溫急劇驟降容易患上傷風感冒。平日要注意頭部、後頸背保暖。平日適量運動,如八段錦,慢跑等。運動後身體微微出汗就好,避免大汗淋漓。保持心情舒暢,及避免熬夜。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服用任何中藥材或食療前應根據個體情況及先查詢註冊中醫師。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歐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