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 校服

【消委會】 2款校服含可致癌染料 7成樣本使用熒光增白劑 可致皮膚敏感

家庭生活

廣告

踏入暑假,家長開始為仔女購買新學年的教科書和添置新校服,但家長需要留意,最近消委會測試本港校服物料,發現有2款校服含可致癌染料偶氮染料(azo dyes),8款校服樣本含甲醛。另外,7成樣本被驗出使用可致皮膚敏感的熒光增白劑,消委會已將結果交予海關跟進。

撰文:K |圖片及資料:消委會

【消委會】 2款校服含可致癌染料 7成樣本使用熒光增白劑 可致皮膚敏感

消委會一共測試49款樣本,分別來自22間校服供應商,主要以款式較常見為選取的準則。售價由每件$50至每套$280不等,當中包括20款男生校服(恤衫及長西褲各10款)及29款女生校服(16款連身裙、6款兩件裝上衣及7款半截裙)。消委會促請校服供應商檢視染料來源及立即停售有問題的產品,同時促請政府為紡織品訂立相關法例,提升對消費者的保障。

2款校服含可致癌染料

測試發現2款校服樣本檢出可釋出具致癌性的有害芳香胺的偶氮染料(azo dyes),包括1款連身裙樣本配飾的布製格仔腰帶,及1款上衣衫身的3條灰色綑邊布料,分別含每千克41及173毫克的「4-氨基偶氮苯」,較內地標準規定的每千克20毫克,分別高出1倍及7倍,此染料可對人體或動物有致癌性,多年前不論內地、歐洲及日本等地區都有法例,禁止在紡織品中使用可釋出有害芳香胺的偶氮染料。

消委會強調,儘管今次是在樣本的腰帶和綑邊檢出有害芳香胺,而非在衫身的主要布料,但可釋出有害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在多個國家已禁用多年,在是次測試檢出是極不理想的結果,儘管該2款校服樣本的腰帶和綑邊直接接觸皮膚的機會相對較少,但校服是學生每天上學都穿著的衣物,加上汗水可能與染料產生還原反應,釋出有害芳香胺,再經皮膚吸入體內,其風險不容忽視。

8款校服樣本含甲醛

測試發現有8個樣本被檢出甲醛,濃度由每千克12毫克至32毫克不等,均低於內地標準的每千克75毫克規定。即使如此,人體吸入或接觸過量甲醛,或會令口腔、鼻或皮膚感到不適。由於甲醛可溶於水,消委會建議消費者穿著新購的校服前,應先清洗1次,以減低影響健康的風險。

7成樣本使用熒光增白劑 可致皮膚敏感

是次測試驗出有35個樣本呈熒光反應,顯示逾7成樣本使用過熒光增白劑,大部分均為白色衣物,但當中有部分屬其他顏色。雖然國際上並未有特定標準或法例監管紡織品使用熒光增白劑,但一般來說,在紡織品上使用的熒光增白劑,即使洗濯亦無法清除,皮膚容易敏感的人,接觸熒光增白劑後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

消費者購買校服及校服護理需注意的事項

1. 選購時留意鈕扣、拉鏈或其他配飾是否穩固和順滑而無尖銳角;

2. 新購校服宜洗濯1次後才穿着,有助減低製衣過程殘留的化學物質;

3. 白色衣物宜與深色衣物分開洗濯,以免沾染其他顏色;

4. 不宜用含氯漂白劑將校服變白,可能會令衣物變黃或損害衣物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