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獸鬥

困獸鬥孩子失控 父母忟憎壓力大 家長用錯「功夫」孩子失自我形象 12招親子紓壓 還快樂家庭

育兒

廣告

疫下,困獸鬥問題相信令家長們十分頭痕,相早前我們便聽到好多爸爸媽媽表示近年感到崩潰!全因,小朋友提早放暑假,為了抗疫,盡量留在家中;同時父母又要WFH,結果變成24小時做Full Time(全職)和Working parents(在職家長)。又不解小朋友電力為何如此充足,郁來郁去,通屋走,令爸媽難專注於工作。叫停孩子,卻換來你講一句他又駁你十句,衝突連連,損親子感情。有見及此,今回請來兩位專家,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黃A博士)和輔導心理學家吳芷嫣女士(叻姑娘)分享安撫孩子情緒和親子紓壓方法。
困獸鬥 小朋友提早放暑假,為了抗疫,盡量留在家中;同時父母又要WFH,結果變成24小時做Full Time全職)和Working parents在職家長)。
小朋友提早放暑假,為了抗疫,盡量留在家中;同時父母又要WFH,結果變成24小時做Full Time(全職)和Working parents(在職家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困獸鬥」為孩子帶來3大影響

學習方面:

黃A博士表示疫情下孩子沒有實體課,只有網課,的確為小朋友學習造成影響,首當其衝是專注力。在網課時,家長不難發現孩子經常走來走去,不能坐定定,甚至有家長分享上Zoom時,孩子上存照片於視窗,然後自己離開坐位,結果沒有上課等等,令爸爸媽媽感苦惱。

情緒方面:

由於疫情已經發展了兩年,大家不時會思考疫情何時完結,感到很煩燥和不安。很多時,我們會透過身體症狀,例如頭痛,腸胃不適等表達出來。加上,大家學習情緒管理機會減少,情緒問題日益累積。

社交方面:

孩子因長期沒有實體課,沒法與同學、他人互動,缺乏社交機會,或會影響社交能力,有些小孩子甚至乎出現社交退縮,影響他們的自我形象,甚至覺得孤獨。亦有家長曾一度焦慮孩子有自閉問題,不懂與人溝通、接觸等等。

困獸鬥 小童群益會早前向755名年齡介乎6-17歲孩子進行調查。
小童群益會早前向755名年齡介乎6-17歲孩子進行調查。(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調查顯示疫情2年 孩子快樂指數降低

小童群益會早前向755名年齡介乎6-17歲孩子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2年疫情期,小朋友開心指數降低。當中有幾個數據值得留意,接近四成兒童曾遇到重大困擾、情緒波動問題,他們主要遇到有關學習、社交及家庭方面的困難。有遇到重大困難的兒童當中,約三成半未有主動找人傾訴或幫助。此外,約四成兒童會覺得孤獨。逾四成兒童在過去一個月從來沒有或甚少親友見面,難怪感孤獨。縱使有不開心都不會與他人分享、查詢,結果負面情緒藏心裏。

困獸鬥 疫情、困獸鬥一般小朋友已經很受影響,至於本身有特殊需要如過度活躍ADHD、ASD的小朋友,困獸鬥對他們的影響更加大。
疫情、困獸鬥一般小朋友已經很受影響,至於本身有特殊需要如過度活躍ADHD、ASD的小朋友,困獸鬥對他們的影響更加大。(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困獸鬥下2類孩子 師長需多加留意

疫情、困獸鬥一般小朋友已經很受影響,至於本身有特殊需要如過度活躍ADHD、ASD的小朋友,困獸鬥對他們的影響更加大。他們因中心、學習關閉、停課,失去了平常在學校接受的學習支援。如ASD孩子需接受話感統訓練、社交溝通訓練或大小肌肉訓練等不同類型的訓練,現在都不可以出去實行,有礙發展。

加上,小朋友很多時都不懂得用言語表達,所以他們的負面情緒就會透過行為表現,例如發脾氣、反叛行為、大吵大鬧,甚至打人或破壞東西等去表達。而小朋友發脾氣代表心底裏他們是有需要,時間久了沒有處理,身體甚至會出失眠、肚痛、頭暈等情況而反映心理需要。

困獸鬥 困獸鬥對大人的影響也很大,甚至會因大人受到影響而把負面情緒傳給他人。
困獸鬥對大人的影響也很大,甚至會因大人受到影響而把負面情緒傳給他人。(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困獸鬥對大人也有3大影響

上面提到有很多困獸鬥對孩子的影響,但實則對大人的影響也很大,甚至會因大人受到影響而把負面情緒傳給他人。

負面情緒互相感染

叻姑娘表示,情緒就好像一個人在𨋢內放屁,屁無色但有味,正影響整部𨋢的所有人。而家庭的氛圍也是一樣,一個大人情緒不好同樣影響著整個家庭,小朋友都一樣感受到那種緊張的。

惡性循環

叻姑娘有以「功夫」比喻管教上的功夫。她表示有些父母會用「功夫」在育兒上,如獅吼功來罵孩子、南拳北腿來打孩子,甚至忽略孩子和恐嚇他們。很多時,小朋友有問題,父母就憤怒責罵孩子,結果小朋友又再發脾氣,不斷循環。也有父母會用盲奬的方法,事事讚美,孩子難以知到自己的問題。

面對多重壓力

大人除了照顧小朋友之外,還有其他壓力,包括工作壓力、經濟壓力等等。

孩子情緒亮紅燈 父母需及時Take Action

很多時好細的幼稚園和小學學童,未必能從口說出有壓力和不開心。唯有透過脾氣、生理反應來發洩情緒。情況如我們去考試前,會感到肚痾、肚痛。其實我們的身心是連結的,口未能表達就會從行為、生理表達出來。若家長用功夫解決問題,只會讓事情走下坡。

困獸鬥 想孩子開心先要理解由3部分組成的快樂成因
想孩子開心先要理解由3部分組成的快樂成因(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想孩子開心先要理解快樂成因

那麼我們應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在尋求解決方法前,我們先要理解孩子的腦袋結樣和情緒形成之因。孩子的快樂成因由IQ、EQ、AQ組成。想小朋友能集中,我們就會看重智能IQ,這也代表了語文能力、推理能力、腦筋和記憶力。IQ亦代表對將來孩子成功與否,讀書有關。而情商EQ即代表我們如何了解自己,他人感受等。當你感到很生氣,就會想打人,但你能按捺自己,就是EQ。至於AQ即是逆境商數,指的是我們如何有力量化解逆境,把逆境轉化成機遇。這一點很適用於現在,疫下更需要提升抗疫力。

但我們現在很多時出現「7個家長湊一個小朋友」的情況,即爸爸、媽媽、公公、婆婆、爺爺、嫲嫲再加姐姐,如果有事時,已經幫孩子解決了所有問題,孩子卻沒有解決問題的機會。結果有問題時,孩子就不懂處理。其實我們的大腦主要有2部分組成,1部分有關情緒,另一部分則是撐控思考,但家長要知道兩者是互相扯大纜,就能了解孩子情緒。

困獸鬥 爸爸媽媽試著鼓勵孩子,不妨跟他們說,「現在情況預計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如大家一同面對」,一同想辦法渡過難關。
爸爸媽媽試著鼓勵孩子,不妨跟他們說,「現在情況預計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如大家一同面對」,一同想辦法渡過難關。(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安撫孩子情緒4個方法

爸爸媽媽試著鼓勵孩子,不妨跟他們說,「現在情況預計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如大家一同面對」,一同想辦法渡過難關。又請小朋友幫手想辦法,如想想疫下在家有什麼活動提案即是透過期望管理,親子一同製作時間表,讓孩子們Brainstorm討論他們認為有幫助的解決方案。當孩子能從口中分享一些方法,然後願意做,其動力更大,也讓他感到受關注和尊重。此外,如果有安全的地方,去曬曬太陽,伸展下手腳也是一個好方法。

困獸鬥 叻姑娘提出「先處理心情,後處理事情」,所以在事情爆煲前,家長先要處理自己的心情。
叻姑娘提出「先處理心情,後處理事情」,所以在事情爆煲前,家長先要處理自己的心情。(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家長自我放鬆8招

叻姑娘提出「先處理心情,後處理事情」,所以在事情爆煲前,家長先要處理自己的心情。方法一:改變自己感受,以降溫。我們可以深吸或深泘,好讓大腦冷靜下來。如果生氣,停止下來, 深呼吸一口氣,想想我能做什麼?諗一諗如果我又發脾氣,最終情況都是一樣。方法二:有時我們要先離場,分散注意力。有媽媽因疫情多了時間和孩子相處,每當吃飯時,阿仔食一粒跌一粒,令媽媽很嬲,於是不停罵。結果她學會離場,即俗語「無眼屎乾淨盲」。長遠,家長亦需要有MeTime,那怕3幾分鐘,留少少時間飲杯自己喜歡的飲品,做自崛開心的事,當然做運動也很好,可釋放快樂荷爾蒙。此外,日常作息要定時,提提自己,這個情況不會永遠,知道這一天會結束。

3個真實個案分析

個案一:孩子屋企上網課,誘惑特別多,難集中精神上堂,應如何提升小朋友專注力

叻姑娘表示,香港功課多,很多時有需要讓孩子坐定定2、3個小時。但是,有研究表丕大人的專注力只有1到半小時左右。作為家長我們要求孩子專注,但我們先要想想我們會否要求孩子專注的時間遠超出他們所能的範圍。另外黃A博士表示3至5歲的孩子其專注力只有5分鐘左右,10歲孩子只有10至15分鐘,所以我們要調整家長的期望管理。首先我們要分開上網課和玩樂的地方,讓孩子能進入讀書Mode。學習環境不要有太多誘惑的東西。當孩子能坐定定5分鐘我們就要給予適當的奬勵,再一步步把時間延長,但不能過長。此外,可以多做運動,曬太陽,正如英文諺語「move it or lose it」,做運動讓情緒好轉或崩潰,也可提升專注力。

個案二:怒罵後如何修補關係

最簡單就是「對唔住」,我們如何管理和處理情緒的方法往往影響小朋友的。家長可以跟小朋友討論如何修補關係,例如,「媽媽今欸處理方法有點不足,下法媽媽應該點做?」等,一起想方法。但千萬不要罰,因為孩子會驚,從而對父母有不適感。反而多用正向方法如「如果你做功課,今晚就可以打機了」,甚至有奬勵,就可以提升行力。假如孩子繼續不做,父母不要罵,反而試著拿走一些東西。清楚講明規矩,一定要言出必行,方有效用。

個案三:如何在發火前冷靜情緒

嬲之前有先兆,眼光變得銳利,心口有所翳悶,感到想罵人,頭感到暈,我們就要做一些行動冷靜自己。正如叻姑娘較早前教的深呼吸,同時提醒自己如果再發脾氣,再用同一個方法去解決問題,情況都只會一樣。停、深呼吸、分心、離開現場,親子都有空間。記住,在雙方情緒僵局下,講任何道理,解決彈題也是聽不入耳。

困獸鬥 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人稱黃A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人稱黃A博士。(圖片來源:受訪者授權圖片)

黃沛霖博士現為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及其臨床心 理學組認可的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黃博士以優異成 績完成臨床心理學培訓,更於腦神經科領域有傑出 的臨床及學術成就。黃博士以科學實證為本的方法 來評估及治療兒童發展障礙 (如專注力不足 / 過度 活躍症,自閉症等) 及成人的各種情緒、焦慮及認 知障礙症狀。

困獸鬥 輔導心理學家吳芷嫣女士,人稱叻姑娘。
輔導心理學家吳芷嫣女士,人稱叻姑娘。(圖片來源:受訪者授權圖片)

吳女士擁有治療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資歷,包括由阿姆斯特丹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合辦的MYMIND資深導師培訓,教授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之孩子和家長靜觀的方法,及英國PACT的督導資格,引導家長在遊戲的過程之中促進自閉症兒童的溝通動機。吳女士執行以科學實證為本的治療方法,尤其專注於家庭關係、個人成長、壓力管理及情緒健康等等。致力利用靜觀及催眠療法,促進孩子及成人之心理健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受訪者授權圖片、SundayKiss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