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內入晒哈佛、MIT

專欄

廣告

哈佛?MIT(麻省理工)?不少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為了達成夢想進入世界一流學府,有些能負擔的家長會預先帶孩子去心儀的大學先兜一圈,或是旅行順道經過,走入Admission Office 打個招呼;或是刻意參加大學搞的或有些機構租借大學校園搞的夏令營,務求嚐嚐甜頭,近水樓台,神女有心,捷足先登⋯⋯

入讀大學的summer course真的有利申請學位課程嗎?阿李媽媽有點懷疑。反正,如此不惜工本去為孩子謀前途的家庭,或多或少是有資源的,家長甚至扭盡六壬鍛鍊孩子和增強其學業成績,令他/她成為優等生,贏在起跑缐。有這些優勢的,讀不讀summer course都較容易快人一步,尤如在主題公園買得VIP身份或取了Fastpass般。

阿李媽媽帶moonmoon和sistermoon美加遊,住在多倫多朋友家,參加街坊local tour去波士頓非常方便。記得小三學習西史便聽過「波士頓茶會」(Boston Tea Party),波士頓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搖籃。當然,阿李媽媽也不完全學術,都想品嚐著名的波士頓龍蝦。

Local tour的波士頓行程,包括一個早上到哈佛和麻省理工拍照,因此moonmoon和sistermoon能一日入晒兩間爭崩頭的大學……望一望。導遊哥哥帶領團友到Harvard校園內的John Harvard銅像前拍照,傳說想入「哈大」就要擦擦此創辦人銅像的鞋。由於銅像的左腳伸得較出,易摸過右腳,左腳被人摸得較多,蠟蠟靚。

我們在哈佛逗留半小時,moonmoon提議到校園對面的Starbucks吃早餐,沿路上見到兩三流浪漢在大學附近流連,為什麼波士頓貴為大學城有這麼多流浪者在街上?令阿李媽媽悟到資訊不能改變命運,還是要知識才可改變命運。

記得女朋友T常問阿李媽媽:「Information(資訊)和Knowledge(知識)有何分別?」

想了很久,阿李媽媽才有一個答案:也許,Information像米,Knowledge就像飯。米硬生生是吞不下的,要吃飯才可以化為力量。即使高學歷者也不一定代表懂得把米變成飯,有很多讀死書的人,因此讀書不能保證你一定不做乞兒。(當然,哈佛附近的乞兒不一定讀過哈佛)。

原來,哈佛與MIT相距不遠,導遊讓旅遊巴士在MIT的建築系大樓前停車, 無數遊客排隊入MIT,除了是感受校舍的宏偉,也順便上個廁所……

阿李媽媽在廁所附近的水機斟水入自備的膠水瓶,上到旅遊巴跟moonmoon和sistermoon打趣說:「快喝點麻省理工水啦!會聰明一點!」

美國大學論排名,很多時不是比併校內成績,而是數學校出過多少對人類有貢獻、能改善世界的校友;例如:出過多少美國總統?有多少諾貝爾得獎者?如果用這把尺來衡量,那麼在香港響噹噹的該是「香港培正中學」,因香港出身的諾貝爾得獎者崔奇、菲立茲獎得主丘成桐,均出自培正。

當然,入到哈佛丶MIT是值得恭喜,但問世間「叻」為何物?相信世上不只一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