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基佑】沒有MOMO的卡通又如何?
近日各大家長群組和親子平台都在熱烈討論YouTube Kids的兒童節目內出現了怪物「MOMO」(原本其實是一名設計師的藝術品),鼓勵小朋友做一些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此新聞一出令家長們人心惶惶。事實上,做出這種變態事情的人實在是非常可恥和可悲。
撰文︰何基佑KayHo | 圖片︰何基佑 Kay Ho Facebook專頁、Youtube截圖 | 編輯︰Chloe
卡通片是否適合兒童觀看?
即使沒有MOMO出現,我們子女經常收看的卡通片是否適合兒童觀看呢?
普遍卡通片的格式是8-15分鐘。頭2-3分鐘為故事的開場,中間5-7分鐘講述角色做出一些搗蛋或不當的行為,最後1-2分鐘講述角色為之前的不當行為付上後果,或者道德上有所領悟等等。

觀看卡通片=接收不當行為?
換句話說,這類卡通的結局雖然是正面,但當中大部份時間都在描述一些不當行為,而描述良好行為的篇幅只佔總長度的10%-20%。某程度上,兒童大部份時間都是在接收不當行為!小朋友接收模式跟大人不一樣,我們懂得以整體劇情去理解故事,而小朋友則需要照顧者引導才能整合整個故事。子女長時間在沒有家長指引下觀看這些卡通片,到底有沒有助他們建立良好行為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