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都辛苦了,但結果有變得更好嗎?

專欄

廣告

 

香港的小朋友以繁忙見稱。一歲半便去面試,兩歲已經上幼兒班,再加上補習班、興趣班、面試練習班。自由遊戲的時間竟然在這個小小的年紀變得奢侈。辛苦的不止是小朋友,也包括爸爸媽媽。為搜集資訊、選擇學校、接送上下課、晚上和小朋友溫習功課而忙得不亦樂乎。

 

學業成績,教育程度,其實是一種相對的優勢。正如幾十年之前,大部分人只有初中學歷,所以預科程度經已能夠擔任經理工作,今時今日,大學程度彷彿只是基本,所以大學畢業很多時只能做一個普通文員。情況就好像在一條賽道之中,當全部人都在散步的時候,急步行的便會勝出;全部人都在急步行的時候,快跑的人便會勝出;當全部人都在快跑的時候,只有跑得最快、體力最好的人才會勝出。勝出的,永遠只是冠亞季軍三位,至於在後面跑得氣來氣喘,汗流浹背的,努力是付出了,汗水是流了,但卻依然是輸家。這是競爭的殘酷。

 

當然,良性競爭也有它的好處。良性競爭可以鼓勵進取,令人變得更加卓越。但在大部分家長都過分栽培這種惡性競爭之下,大家未見其利,先見其弊。絕大部分的爸爸媽媽辛苦了,小孩子玩耍的時間少了,親子時間的質素變差了,卻只有絕少數人能夠成為贏家。絕大部分的人,十多二十年來給予孩子苦心栽培,在孩子長大成人踏進社會工作時,卻發現只能繼續逗留在原本的社會位置,難以上流。這種情況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愈來愈多,見怪不怪。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起有一有一家人,幾年前為了供養兒子出國留學,支付高昂學費及生活費,竟在樓市低位時狠心賣掉自住物業去完成兒子的大學夢。幾年的留學生活,學費是花掉了,時間也用了,但當踏進社會的時候,相對競爭力依然是一般。因為在你正在跑的時候,其他人也正在跑,而且跑得更加快。最耐人尋味的是,負笈海外學成歸來的兒子,人生最大的夢想就是上車置業。聽到兒子的人生夢想,再回想二十年來的競爭追逐,以及當天送兒子出國讀大學的豪情壯志,那對父母只想唱一首《滄海一聲笑》。

 

全家都辛苦了,但結果有變得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