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譚小環

譚小環:付出交銅鑼灣旺舖租金的力度!

專欄

廣告

譚小環來做訪問,阿李媽媽跟她打趣:「哎呀,你冇帶魚蛋丶燒賣嚟俾我食呀?」譚小環回應:「下次你嚟銅鑼灣我舖頭,魚蛋、燒賣任食。」

 

在銅鑼灣賣魚蛋,譚小環真最有經驗,到底一天要賣多少魚蛋才夠交昂貴的地鋪租?雖然最初發現她成為港姐魚蛋妹時,報章雜誌也勁炒這話題,但阿李媽媽還是要得到她本人的證實。

 

譚小環:「好生意時每天可賣出三千條腸粉和五千粒魚蛋。」

 

阿李媽媽:「三千條腸粉都明白,但怎『吉』五千粒魚蛋?」

 

譚小環很有頭腦:「所以我們不用長竹籤『吉』魚蛋,我們乾脆畢落兜。」

 

雜誌報導過譚小環和譚媽媽看檔的情況,其實譚媽媽一向都很會做街坊生意,以前住華富邨的年代,在瀑布灣道賣睡衣,而小環則幫媽媽一起推車仔。常說上世紀的香港人即使窮也快樂,譚小環每天跟媽媽「上市」,在街市有豐富的免費早餐供應,煎腸粉、豆腐、車仔麵、油炸鬼,吃飽才上學。其實小朋友要求的並不多,沒有iPad和串流打機的年代,小朋友一樣玩得開心,而且少點壓力。

 

因為家姐們都出身了,譚家crowd funding讓小環去英國留學,之後她回港當了空姐,學了登機和登大雅之堂的禮儀和膽識,在閃卡鋪天蓋地滿信和的年代,譚小環當了全民投票的街坊港姐。噢,當年已經可以一人一票⋯⋯投「港姐」喇!

 

香港的流行文化就是如此,「入屋」才叫紅。當然,至今最快入屋的途徑仍然是靠TVB。離開大台大制度的藝人,想飛出籠牢,唱片公司幫譚小環設計了一個爭議性的唱片封套—雀籠罩住頭。

 

如今看很前衛,但從前人們接受不了入屋的那麼前衛,而前衛的又仍然記得你太入屋。正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如今要人記得的都是超好、超壞或超古怪的人和事;不過,歌唱方面,有一首《如果天空要下雨》,是譚小環跟鄭伊健合唱又能留在香港人記憶的作品(剛巧是阿李媽媽填詞噃)!

 

譚小環未有生孩子的打算,不知是否見時勢唔對路,教養港孩超困難。她說有朋友為訓練青年少仔女的獨立性,叫孩子暑假到她的魚蛋店和工場做「實習有限期」,短短時間就改造了港孩,效果顯著。阿李媽媽考慮趁暑假把兩個女交給譚小環,訓練不折不扣的女蛋姊妹花。

 

訪問後回家,阿李媽媽把跟譚小環的合照Whatsapp給夢劇院前經理人Keith,他回了一個「吃驚」的emoji:「真的以為是你和扭紋(劉文娟),夢劇院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