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hy營養師媽媽 | 孩子不競爭又如何?

專欄

廣告

「你不愛競爭? 但競爭會找上你」

是去年引起很多爸爸媽媽反應的一句宣傳口號。

 

在上一篇文章《全家都辛苦了,但結果有變得更好嗎?》中,我談及這一代的爸爸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很多,最後卻不一定變得更加好。很多爸爸媽媽一定會問,如果我的小朋友完全不參與競爭,結果又如何?

 

競爭在香港社會一直存在,但我的而且確,見過有一些人在學校完全不參與競爭,而長大後又活得不錯的。記得我讀中學的時候,有一些男同學每天上堂都坐到課室最後排的位置。不是睡覺,便是在枱底看漫畫書。一到放學時間,便立即衝出去球場打波,乾脆連書包也不帶回家。很明顯的,他們對於學業考試上的競爭是完全的放棄。但另一邊廂,在十多年後的今天,他們還是活得不錯。他們雖然放棄了考試成績的追求,但他們卻習慣了在烈日當空之下打波打一整天,鍛鍊出強健的身體及不怕體力勞動的性格。他們瞭解自己的能力,清楚知道自己強項不在於書本學習,於是中學畢業之後便更加腳踏實地地學一門手藝,不怕擔當體力勞動的工作。早了幾年出來工作,累積多幾年經驗,儲多了幾年錢。結果十多年過去,今天大多都已經成家立室,活得不錯。

 

現在回想過來,這些以前每天上課不專心的同學,是不是真的放棄競爭呢?不是,他們只是放棄了在追求學歷這條跑道上面競爭,改為去另一條追求手藝經驗的跑道競爭。最令人覺得有趣的是,當大部分人這些年來都需要不斷進修增加知識,維持競爭力的時候,這些同學仍不愁沒有飯開,因為新一代年輕人不少怕辛苦,喜歡辦公室文職工作。在缺乏新人入行的情況之下,這些有經驗的男同學有一定競爭力。

 

我們今天遇到小孩子、年輕人,因為競爭激烈而受盡壓力其實只是一個結果。歸根究底,是他們的事業、人生選擇相當狹窄,迷信必需要有大學學位才能夠有希望。在拼命地追求學業成績的過程之中,卻沒有空閒留意周遭事物,不了解自己的性格及強項弱項,只知跟著預設的框架跑呀跑,跑呀跑,最後失去自己,迷失在人生的路途當中。試想想,一個連自己人生也迷失的人,又有哪一個老闆願意請他擔當重要工作呢?

 

在香港這個節奏極道高速的社會之中,完全不競爭似乎難以生存。但是問題的核心不在於如何競爭,而是如何選對適合自己的跑道。我的建議是,給予小孩子充足的空間,讓他們能夠留意周遭事物。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就是讓他們選擇自己人生跑道的第一步。

關鍵詞
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