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

【陳葒專欄】品德養成不能靠課堂灌輸

教育

廣告

基礎教育的「知、技、思、品」這四學中,香港學校缺乏的是後三學。「」之前已講了,這次講「品」。「品」是指「品格」,不過我所指的是廣義的品格,它不只包括「品德」(仁愛正義善良誠信勇毅等德性),還包括「品味」(在文化藝術和生活層面的雅趣)。

雖然我叫它做「二品」,但其實這並不非新觀念——中華傳統教育早已以培養「君子」為目標了。所謂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以現今的語言來說,「質」即是品德,「文」即是品味。一個人的品德質品味應該都有一定的高度,並且平衡發展彼此相配(彬彬),否則就不能成為君子,只會成為一個粗野或虛浮的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未來社會知識資訊唾手可得,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只有永遠無法被科技取替的人性——個人的品德和品味——才是每個人得以立足的最重要素質。

但小島營並沒有品格課。也沒有一般學校會有的德育課。為甚麼呢?因為品德的養成是不能靠課堂灌輸的。教完一課「論仁論君子」,可以讓學生在考試時獲得一百分,但很難讓他們有仁愛和想成為君子的意識和動力。因此學校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品格,不能靠老師「齋嗡」,還必須通過體驗和薰陶兩個層面,才有真正的效果。

所謂體驗就是讓學生在行動中,親身感受道德行為的情感和力量。在課堂上講座上對學生說助人為快樂之本,何如讓他們在助人過程中自行體會那種快樂?教導他們要有同情心有愛心?又或者何讓他們面對真實的不幸對象時,他們的同情心和愛心自然而然地萌發?無錯,現在不少學校有義工服務,但時數寥寥無幾(賣旗?百萬行?每年去老人院唱一次歌?),內容在體驗道德情感和力量方面也不多。

所以在平日的教學活動中,就應該創造學生走進社會體驗社會並貢獻社會的機會。這就是我們重視4A教育有效學習原則的原因,因為4A中3A,即Authentic(實境)、Association(關連)和Achievement(成就),都有這方面的功能。

在小島營沒有品格課,但卻有許多培養學生品格體驗的機會。例如小島營的中文課在教授新詩創作,題目是《我是一片葉》,主題是人與自然,以葉子帶出各種擬人的品格,同時培養同學惜生的仁愛之情。

五行課的土課讓學生體驗耕種收割,火課讓學生通過將所收割食材轉化為食物,在學懂耕種和烹飪技能的同時,更能明白粒粒皆辛苦,食物不可浪費的惜食品德。

此外還有上周說的模擬法庭課,雖屬邏輯思維範疇,但通過真實個案的辯論,同時也培養學生奉公守法正直不阿的意識。在日常學習活動中有意識有設計地讓學生感受道德情感和力量,這是體驗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