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

【小創夢家】兒童水墨畫 提升專注力

教育

廣告

水墨畫(又稱國畫)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培養孩子文化修養,增加藝術感和審美能力,訓練知書識禮小公子、小淑女。水墨控制要緩而不急,能大大提升兒童的專注力和創意力,不少名校,如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嘉諾撒聖心學校等,均設有水墨畫班,發展學生潛能,記者訪問幾位水墨畫小精英,發現個個淡定自信、氣質優雅、談吐有禮。

專注與耐性之鍛鍊
參加美術班是兒童課餘基本動作,水墨畫更能讓孩子增值,認識中國文化。同藝坊的黃彩珠老師說,學習水墨畫除了培養孩子美術感,更是增加專注力良方,因水墨畫比西洋畫更要耐心。水墨畫重視墨彩的水分控制,步驟清晰,但不可急進,需待上一層顏料乾透方可再上色,水分太多會破壞作品及宣紙,孩子要學習按部就班,做事有條理。構圖簡單的水墨畫,約一堂(1小時)可以完成,但進階的複雜作品,需在落筆前想好完整的構圖,並做出多層漸變色彩,要花上4、5課時間完成,是專注力與組織力的訓練。

留白練審美
水墨畫着重構圖布局,需要「留白」——留白是國畫的抽象概念,主體不可覆蓋整張畫紙,要配合構圖留下空白,給人想像空間,但留白比例沒規範,黃老師建議多欣賞別人畫作,培養審美眼光。如學生有西洋美術根基,對透視、構圖等更有相輔相成之效。另要注意運筆技巧,線條穩定,力量適中,對手部小肌肉發展有一定要求,故黃老師認為水墨畫宜在小一後需要開始學習,家長不必太急進。

下頁:寫意畫與工筆畫分別

工筆畫與寫意畫
水墨畫主要分寫意畫與工筆畫兩種手法,寫意畫以較豪邁的線條描繪各種自然景物或事物,重視「一筆到位」,捕捉物件或動物的特徵入畫,可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工筆畫則以纖細的筆觸模擬各種事物美態, 線條仔細縝密,繪畫時先想好構圖,畫出單線後逐層上色,技巧要求高,一般要約12歲以上學生才能學習。水墨畫的題材廣泛,花、鳥、昆蟲、動物、景物均可,黃老師說初學者應由寫意畫開始,她會教畫鴨子、熊貓、小甲蟲等簡單東西,一般可在即日完成,以提高滿足感和信心,推動持續學習。

 

下頁:未畫先學握筆

書法執筆最重要
水墨畫重視線條技巧,故需要學習正確握毛筆手勢。黃老師說書寫時要頭正身直,手指以「前3後2」式握筆:用拇指及食指夾穩毛筆,中指鉤着毛筆桿,無名指則穩住筆桿,抵消中指的力量,小指緊貼無名指以輔助力量。每次畫畫前,黃老師先要學生寫數分鐘書法作熱身,使作畫的線條更穩勁,並改善控筆技巧。

水墨畫寶兩大技巧

【中鋒】
垂直筆管,以筆尖線描,用於基本線條。

【執鋒】
筆管傾斜推筆, 為上色或渲上濃淡深淺色時使用。

下頁:寫意畫法

進階應用【寫意畫法】
不畫草稿,構思構圖後直接落筆,在筆鋒沾上兩色,一筆做出漸變色彩。

 

中國書畫班
機構:同藝坊
年齡:6歲起
地址: 銅鑼灣耀華街21號華耀商業大廈901室
查詢:3527 0478

下頁:另類創意水墨畫

另類創意水墨畫
傳統方法學習中國畫,多需要臨摹作品,學集線條與筆法有兒童創意水墨畫班打破傳統,以啟發式學習,教授基本運筆與渲染技巧後,繪畫前先引導孩子了解主題物件,如以圖片了解雞、魚等動物特徵,或如寫生般實際觀察花朵的形態,讓大腦經過想像、理解,再自行創作,不設範本規限,提升孩子的創意和觀察力。展藝畫坊的負責人林超展說,根據兒童繪畫發展階段的理論,4歲至8歲正值「圖式期」,剛發展出執筆表達自己的能力,此是創意發展的時期,應針對想像力和觀察力培訓,不應以臨摹限制,把傳統水墨畫變成訓練創意的新手法。

林超展認為傳統的水墨畫同樣能提升創意,它更重視捕捉物件形態,能訓練孩子的觀察與概括力。

兒童創意水墨畫班
機構:展藝畫坊
年齡:5至10歲
地址: 北角英皇道373號上潤中心23樓A 室 / 觀塘成業街11號華成工商中心12/f, 12室。
查詢:2979 0939

 

下頁:名校生也學水墨畫

名校生小感想

畫畫訓練紀律性

侯晴( 11歲)
聖公會聖雅各小學

加添自我風格

陳珞汶( 小二)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

學水墨畫有助數學

彭可妮( 中四)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水墨畫考試與比賽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男拔萃書院附屬小學等名校重視藝術精英,如小畫家劉見之就憑水墨畫在國際賽獲獎,更獲男拔附小取錄。學習水墨畫有助提升藝術和表達能力,不少學校開辦水墨畫班,如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天文教聖母聖心學校等,教出不少獲獎學生。另外,中學憑試的視藝科考核中,需要認識東西方藝術知識,評賞水墨畫, 故早學水墨畫,能增加藝術修養。學習水墨畫可參加「全國美術考級試」,考級由中國國家文化部批准,在香港獲認受性,每年春季及夏季舉辦兩次。考試畫分1至10級,級數愈高水準愈高。考試內容分4類,當中第1類為中國畫,並分為人物、山水、花鳥。除此,徐悲鴻盃國際青年兒童美術比賽,為較有代表性的水墨畫比賽,每兩年一次。

 

 

撰文:Sonia
攝影:溫俊鏘 (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