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 smiling teenager Student girl  stand before chalkboard

【競爭激烈】教育局公佈升中學童增6% 英中5人爭一學位

教育

廣告

教育局日前公佈2017/19年度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中學一覽表》,據資料顯示,今年統一派位的升中一學額一共有30,215個,比去年增加821個 。而全港的英文中學學額則有9,906個,較去年多328,惟今年有大約53,500位學童參加升中派位,較去年多3,200人,平均每個英文中學學額,有5.4人競爭,情況相當激烈。

撰文:Sundaykiss|圖片來源:教育局、新傳媒資料庫

隨著香港適齡學童愈來愈多,無論是幼稚園、小學,還是中一學位的競爭都非常激烈。2017/19年的升中派位選校程序即將展開,據統計,今年預計大約有53,500位學童參加升中派位,但英文中學學額只有9,906個,平均5.4人爭奪一個學位。

九龍城區的傳統名校林立,英文中學學額最多,有1,2o6個,其次為沙田區和觀塘區,分別有967及780個;而競爭最小的地區則為灣仔區(2.7人爭一英中學位)及中西區(3.2人爭一英中學位)。

升中派位3大特色

升中派位有三個特色:其一為自行分配有兩個選擇;其二為自行分配透過成績、面試及課外活動取錄申請者;其三為申請者可跨網申請。

自行分配有兩個選擇

先談第一點︰自行分配的兩個選擇應怎樣處理。

有家長答:「那很容易,把最心儀的A校排第一位,次心儀的排第二位便可以!」

這個用「最好與次好」的排位方法為最多家長應用,但我卻認為這個策略有瑕疵,為甚麼呢?因為在中學,自行分配學位只佔全部學位的30%,如果你在自行分配派位真的被派了次心儀,你便無形中放棄了統一派位即70%的學位了,你甘心嗎?

你會問,哪類申請者適宜用以上方法呢?我認為成績較差的,組別banding比較低的同學可以考慮。如果你是組別高的,如band 1、band 2頭的,便適宜「雙劍齊發」,第一與第二選擇都選最心儀中學了。

成績、面試及課外活動比例不一

第二點,有家長問,既然取錄申請者是基於「學業成績」、「面試」及「課外活動和品德」,如果我子女成績中下,是否緣盡中上學校呢?

答案是:「未必是!為甚麼呢?因為間間中學對於『學業成績』、『面試』及『課外活動和品德』比重都不同,有些給三項元素比重是4:3:3,有些特別注重成績的,比重是6:3:1,但有些卻非常注重面試,比重竟然是3:6:1。如果你的子女溝通能力強,成績一般,便可以報讀第三類學校,如果子女是平均發展的便可以報讀第一類,成績特別標青的便報第二類中學。

我想講的是,現在中學,不一定間間都要取錄成績標青的申請者,有些會把收生重點放在面試或課外活動的,而這些學校可能是banding不錯的中上中學呢!

跨網申請

第三點為跨網申請。家長最常提出的問題為跨網申請有冇「著數」?值不值得申請?舉例︰我的兒子在將軍澳頗出名的小學名列前茅,報沙田名英中是否有機會?

我的看法是,從強區到弱區,便有著數,從弱區到強區,便沒有著數了。因為在中學的自行分配學位申請,申請者來自「五湖四海」不同地區,而他們的成績是來自不同學校的,為了標準化,教育局便要求所有小六生考一個名叫「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來決定這些成績的次第。不過,我建議用比較簡單的方法,那便是將各區的英中數字的多少作強弱之分,例如:沙田、九龍城、觀塘、葵青、油尖旺、屯門等有八間以上英中,便把這些地區定為強區,而南區、大埔、西貢、荃灣等只有四間以下的地區,便定為弱區。所以,如果在西貢就算名列前茅,報沙田名英中只算是有機會,因為是由弱區報強區也。當然,用英中來分強弱區是個粗略但方便的方法,一定不及用「中一入學前」那個測驗準確,這一點家長要留意。

至於報哪間適合子女讀的中學,最好問他的級主任,因為他可用豐富經驗給你指點迷津也!更多詳情見教育局「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內容」。

趙榮德
前喇沙書院副校長,現任社工註冊部紀律委員會會員,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曾任教育局家庭與學校事宜委員會副主席,熟識香港教育及香港升學制度,同時為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之客席講師,亦為升學指南作家,現有著作多達廿二本。